《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
叶隽/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由书评和人物随笔组成,因而这本书汇集了两种完全异质的文章。书评部分对中德文化交流中的几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进行介绍和评论,展现的是两国交流中取得的一些实绩。作者的笔调较为客观理性。而人物随笔部分对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上的几位里程碑式的学界前贤进行了素描,作者的笔调基本上是感性的,甚至是抒情的,一如作者所说,随笔“将在撰写学术著作时难以表露的感性路径得以释放”。但阅读后仔细思忖,觉得这样异质的文字能出现在同一本书中,却也不显得过于突兀,因为这两大类文章都在阐述中德文化交流这个大的框架中。
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已有百年历史,不少学科中人“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此学科的源头不甚了然。一些学科先贤的身影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淡忘。叶隽的几篇人物随笔虽说是感性文字,但用功甚勤,在史料的整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作者通过对蔡元培时代北大德语系课程表的收集,通过学生张威廉、冯至等人的回忆,还原出学术造诣很深、但其“名声在中国文化界不彰”、而对北大德文系的创建具有奠基之功的德国教授欧尔克先生的形象。
通过对学科前贤生活轨迹的勾勒,作者较为隐晦地再现出20世纪中国的政治动荡和政治现实对中国德语文学学科百年曲折历程的巨大影响。诗人学者陈铨最后成为图书管理员,在1949年后的历史中被有意略过。而在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发展史上具有“标本”意义的诗人、学者、领军人物冯至先生在50年代后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学科之外的工作中,虽然在拟完成的《德语文学简史》前言中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史观,但最终未能完成该文学史,而冯至甚至不愿意在自己50年代后的许多作品上签名赠人。杨丙辰、陈铨的学术人生轨迹的不幸是一目了然的,而冯至这样的中国德语文学学科上的里程碑式的风光无限人物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又何曾没有遗憾呢?作者以非常委婉的方式给出了答案。在介绍中国德语学科发展史时,作者用了三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冯至,从各个侧面再现冯至的风貌:通博的学者、敏感的诗人和敏锐的社会活动家。
作者在介绍中国德语文学学科的前贤时,并没有忘记那些非本学科中人、非科班出身,但对这一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人物,例如刘大杰和李长之。在回顾学科发展历史之际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一席之地。
作者在回顾中国德语文学学科的立足点根基、思路与轨迹之时,尊重史料的基础,较为实事求是地对学科前贤们作出判断。作者的评论并没有停留于“时代局限”这类一般性论断,而是从每一个学科前贤的个性出发,因而几篇文章中涉及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在作者笔下,他们的学术人生是他们的个性与那个时代的交集的产物。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态度极为认真,十分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例如曾经拜访张威廉,在张威廉去世前收集到珍贵的当事人回忆资料;也曾数次尝试访商承祖之女,但未能如愿完成访谈。史料的处理上,作者也做足了功课,并且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第二辑的可读性更强。
中德文化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亦即作者所谓“中国人的德国学,德国人的汉学”,二者研究的标的都是中德文化交流。而此书虽然冠以《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的标题,但其重点显然过于侧重中国人的德国学一部分,因为除个别书评和随笔论及德国人的汉学之外,就全书来看,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都在讲述“中国人的德国学”,有单行线研究之憾。我个人认为,这是此书白璧微瑕之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