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应天书院 千年不绝读书声
作者:haowj   日期2009-08-18 10:4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城东,前身为五代后晋时杨悫所开办的私学,因其所承载的厚重文明和千年不绝的书声,在北宋时就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与其他书院所不同的是,应天书院座落于闹市之中,因此也更具有亲和力与平民性。

  北宋兴学,始于商丘。时间追溯到9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状况较全国各地更为严重。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人创办书院、学舍之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楚丘同里有个贫弱书生杨悫,为使这里的文脉不因战乱而折断,说服周边的一些有识之士,并得到了当地最高军事长官赵直将军的支持,在宋州建起了一个叫做“南都学舍”的私人学堂,即应天书院的前身。

  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应天书院的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州人曹诚愿以学舍入官,并请戚舜宾主持。1009年,应天府知府把这一情况上报朝廷,真宗帝大为嘉叹,并使端明殿学士盛度著文评记其事,前参政事陈尧佐题写匾额,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从此,书院学子不断,学风兴盛,“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都描述了当时的盛况。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知府,聘请名师任教,由朝廷出资整修学舍,增加设施,扩大规模,使应天书院在物质装备和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书院建成以来的最高层次,走上了更加辉煌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宋庆历三年(1043),朝廷又将应天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和学术研究中心,在众多的书院中占尽风流,显赫一时。

  翻开应天书院厚重的历史,会发现范仲淹与应天书院有不解之缘。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时年23岁的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史书记载,他“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南都即当时的应天府。范仲淹在书院中昼夜苦读,这里是他忧患意识初步形成的启蒙地,也是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发源地。学成于应天书院的范仲淹,后又授学于这所书院,促成并见证了应天书院的最辉煌时期。

  文化的自身成长性总是太过纤弱,书院的兴衰总被滔滔国事所牵制。在历经了繁华之后,应天书院在宋钦宗时毁于金人南侵的战乱。直至明朝嘉靖时,御史蔡瑷又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沿用旧名。但不久,出于禁锢思想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张居正于明万历七年(1579)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书院,应天书院没能逃过此劫。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荒芜,盛景难再。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但短暂的辉煌后又被废止,自此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