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层面看,似乎引进反抄袭软件之后一切显得那么公正,学术不端从此无所遁形,可是,当教授们都不敢直接评价一篇学术论文,而需要依靠技术时,学术生态本身已被严重破坏。
今年以来,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学术不端惩处力度的新闻不时传来。最近的消息显示,全国各地已有近400所高校正在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软件,对今年6月份毕业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据了解,“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一种反剽窃软件,可用于对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处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有些人把这一系统称为“学术不端行为测谎仪”。用测谎仪检测学术不端,据称是为了“用技术说话”,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可是,在笔者看来,将“测谎仪”用于学术不端的检测,其实很难达到“技术反不端”的功效,因为这一行为本身,恰恰表明高校根本不愿意直面学术不端。
从技术层面看,似乎引进反抄袭软件之后一切显得那么公正,学术不端从此无所遁形,可是,当教授们都不敢直接评价一篇学术论文,而需要依靠技术时,学术生态本身已被严重破坏。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学术委员会、教授会拥有独立评价学术成果、处理学术不端的权利,每个教授可以自由表达对学术不端的意见,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制约,也不会由此遭到报复和打击。可是,在国内大学中,是什么让大学教授不敢表达对对方或对方弟子论文的真实评价意见呢?当学者间已经不能自由、真实地表达学术意见,“测谎仪”的存在,实则表示学术已经完全工具化、功利化,让教授们在技术面前更加沉默。
更有意思的是,操作“测谎仪”的终究是人,报道显示,操作人员可以把抄袭的“定义”由雷同10%调为30%,那么,在对“关键人物”的论文进行检测时,这个比例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提高,以致让“测谎仪”完全失效呢?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为打击高考作弊,考场引入金属探测仪和信息屏蔽仪,可是有人仍旧大摇大摆把高科技作弊设备带进了考场,原因是,对于他们,金属探测仪和信息屏蔽仪失灵了,而“监考人员”因为有“技术反作弊”保障,“放松”对考场中使用高科技设备的警惕。
说实在的,对于大多学术不端行为,几乎不用专家级眼光,业内一般人就可作出基本判断。纵然教育部此前有令,要求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可高校真有自揭疮疤的勇气与诚信吗?对于那些“不愿意”真正治理学术不端的高校来说,使用技术判断学术不端,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外界对高校不严格治理学术不端的质疑——你说某人有50%抄袭别人原文,但我们用技术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引用不到30%,最多属于“过度引用”,由此巧妙掩盖自己的疮疤。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入“测谎仪系统”检测学术不端,实则显示高校的无力和无奈。
今年接连曝光的多起学术不端事件,也说明了高校处理学术不端难以对自己动手的困境。据新华社报道,上海某大学教授因两篇论文存在抄袭现象被通报,已被学校免除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撤销了所在学院副院长一职。可发现这位教授学术不端的,不是他所在的大学,而是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通报,而前不久“结案”的四川省某大学副校长博士论文抄袭案,被认为是高校首次向校级干部动真格,但是分析整个学术不端处理过程,却不难发现,这种动真格实在艰难,从2007年12月接到匿名举报到最终处理,持续时间近两年。同时,有人会说,对学生的不端行为,学校没有多少顾虑,可以严惩不贷,可是,如若只拍苍蝇,不打老虎,这样的学术不端处理,本就十分不端。
在笔者看来,首先有必要用“测谎仪”先测一下大学是否真正愿意治理学术不端。如果不愿意,那么就不要再玩这些表面动作了——“测谎仪”的本身,其实已做出最好的测试。如果愿意,那么,先让“测谎仪”下岗,而让拥有学术决策权的学术委员会、教授会上岗,实行学术本位管理,把学术评价纳入健康的轨道。只有在大学内推进学术本位管理,建立不受利益关系制约的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独立于行政机构的学术不端治理机制,学术的土壤才可能得以建立,而任何一起学术不端事件,都在这样的管理中难逃被发现、被处理的结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术不端的“零容忍”。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