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暴力与倾听民意
□胡江春 来源:《人民日报》2009年8月3日
发生在通钢集团的“7·24”群体性事件,凶手应受到法律的惩处和道德的谴责。近年来,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社会矛盾呈激化趋势,暴力倾向抬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蔑视法制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普通群众对于国企改制过程中职工利益的保障,乃至其他方面的经济改革成果如何真正让百姓分享,心存疑虑。由于认识的偏差、制度的不完善、操作的不规范等诸多因素,种种传言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产权改革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考虑为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减负,而且需要仔细权衡多方利益,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好改制过程中广大职工的权益问题。任何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让我们付出惨痛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指出,国家出资企业的改制,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这个要求应该得到贯彻。改革既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利益的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如果基层民众能够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呼声,恐怕矛盾就不会那么尖锐。(胡荣荣/摘)
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
□黄冠 来源:新华网2009年7月28日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发布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时,爱用“不明真相人员”、“不明真相群众”等词句。日前,通钢事件后,“不明真相”一词再次被反复提及。这一说法耐人寻味,值得反思。首先,如果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挑动的话,那么在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不能让群众知道“真相”?或者在事件酝酿阶段和刚露苗头之时,用公布的“真相”平息群众的疑问,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说群众“不明真相”,并不等于真理站在了自己一边。其次,指责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不明真相”,无异于说老百姓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与事实不符。不容否认,有些事件确是因信息不实造成一些群众盲目参与,但即便如此,一般也有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通钢事件是不是有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没有照顾到职工利益的问题?老百姓都愿意过安定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把群体性事件说成是少数人教唆“不明真相”的群众引发的,还有推卸自己责任的嫌疑。近些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地方政府工作没有做好、发生问题后处置不当的原因。(胡荣荣/摘)
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来源:人民网2009年7月24日
2009年上半年,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继续波澜起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国内百余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八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三十家论坛/BBS、约三百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上半年十件舆情热点;并从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三个常规指标,以及恢复秩序、动态反应、官员问责三个特殊指标,对十件舆情热点的政府处置能力作出评估。结论是,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蓝色警报):四川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陕西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应对有待进一步加强(黄色警报):上海市/户籍新政,河南灵宝市/王帅案,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浙江杭州市/飙车案;政府应对存在明显问题(橙色警报):河南郑州市/副局长“替谁说话”,重庆市/高考状元造假事件,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红色警报):湖北石首市/骚乱。(胡荣荣/摘)
网络舆情应脱离“被”时代
□燕农 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7月27日
被代表、被捐款、被失踪、被自愿、被就业、被自杀、被开心、被小康……此种语法看似荒谬,却也恰恰以此嘲弄“被”时代的荒谬。说“被”时代似乎有些夸张,但当前“被××”确实成了一种现象,隐含着弱者的委屈与无奈。一种流行语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描摹,“被”字词的火热亦不例外。如果说“正龙拍虎”、“躲猫猫”这些词,是网友为了追求公共事件的真相而戏谑、嘲讽,表现的是公民的责任意识,那么“被”字词红极一时,表现出的则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中,一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着明显问题甚至重大缺陷。“被”时代的出现是公民具体权利多方面觉醒的表现,同时也应该是公权力及时自我矫正的过程。(杨玉珍/摘)
楼,能否倒得光荣
□董碧辉 来源:《钱江晚报》2009年7月1日
上海闵行区一幢在建的商品楼轰然倒地。斯楼既倒,人们更关心的是:已经建了13层的楼房为何会倒?楼房突然倒下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因素在起作用?专家初步核查的结果是“施工不当”。这金光闪闪的四个字显然是任何建筑工程出现问题时的绝妙好辞,但是倒下的楼盘露出的几截短短的桩脚,细如筷子的钢筋仍然有话要说。调查显示,上海倒塌楼盘的开发商主要股东竟然与闵行区梅陇镇的镇长助理、征地事务所所长、梅陇资产公司总经理等人同名。既然如此,该楼盘倒得也就不奇怪了。作为权力寻租的载体,也许河边的土地本就不适宜建房子的,抬抬手就批了;也许地下的桩该打得更深更扎实些,但咱是股东咱得省钱,偷点工减点料就算了;也许楼盘可以建得更慢一点、更安全一点,但是想想每平方米能赚1万元的暴利,反正售楼合同已经签了,钱也到手,哪管它洪水滔天!楼已经倒了。假如它的倒塌能斩断房地产市场权力寻租的黑手,即便生得不算伟大,倒得也还算光荣。(宋晖/摘)
为啥不“回家吃饭”
□熊培云 来源:《新京报》2009年7月25日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个只有标题没有正文的帖子,能在几天之内获得超过千万的点击量、几十万的回复,的确是件稀罕事。至于它为什么流行,显然也不是“起哄”二字可以概括的。首先,它唤起了许多网民关于自己童年与父母亲情的记忆。尤其对那些曾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大人喊孩子回家吃饭,是乡村一道最为常见的人文景观。有好事者曾如此概括落后的中国农村:“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回想我在农村的生活,印象最深的“吼”,大概就是“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网民热顶“回家吃饭”一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对“回家吃饭”有所共鸣。在中国,“回家吃饭”本是维系家文化的一根重要纽带。而现在,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回家吃饭”了。回家吃饭甚至变成了一种只在岁尾年关才有的仪式。农民为谋生而放弃回家吃饭,而许多城市家庭被各种可购买的服务与种种“并不存在的事业”瓦解,中性时代以其特有的同质化理性,正在驱逐一切美与感性。同样糟糕的是,城市不比乡下,你不比贾君鹏,即使你不回家吃饭,妈妈也不会站在门口喊你回家吃饭。(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