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亚洲论坛”是在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支持和赞助下,由中国访韩学者自发成立的松散型学术组织。论坛对外开放,来去自由。自2007年下半年成立至今,论坛已举办过数十次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以书代刊的论文两辑,每辑收录论文40余篇,不仅引起了财团的重视,也在两国学界的亚洲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论坛以小型研讨会(seminar)的形式举行。报告内容为参加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相关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原则上要求与“亚洲研究”相关。
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先后作过主题报告的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陈昆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宪堂、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旭东、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孙德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张利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徐行、清华大学历史系方朝晖、北京大学哲学系杨学功、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旌、中央党校文史部赵峰、南开大学商学院黄福广、浙江大学法律制度研究所季涛等,内容涉及亚洲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问题等多个领域。学者们的研究立足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现实,具有较强的未来指向性,集中于“中国的现实与出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华文化传统的人类价值”、“亚洲一体化的途径及其在全球化中的角色”等热点问题上。通过见仁见智的广泛讨论,大家就这些热点达成了基本共识,一致认为人类文明重整和再建的动力源已经转到了东亚,拥有伟大梦想源泉、坚韧现实适应力和崇高人道目标的亚洲文化传统在与资本主义创造的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后,必将孕育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将为新型文明形态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养分。历史将这个伟大机遇赋予了亚洲,但亚洲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实利益冲突和思维、行动的惯性,使本来拥有一体化传统的东亚各国迟迟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因而,以富有智慧和勇气的改革摆脱现实的困境,以开放性的文化战略构建国际关系的新模式,以现实性的学术对话和人际交往加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通过挖掘共同的文化传统唤醒亚洲世界的集体记忆,从而使东亚世界成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生成的场所和人类伟大制度想象的源泉——这是摆在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眼前的崇高职责。
(作者单位:中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韩国首尔大学东洋史系访问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