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1904—1986),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1928年丁玲创作完成《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她参加“左联”,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1933年5月她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在党的营救下前往陕北解放区。在陕北期间她创作完成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优秀的解放区文学作品,其中后者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丁玲上海故居位于昆山花园路7号。昆山花园路就在四川北路南段与吴淞路之间,只是这条路太短,地图上没有标识,当地人知道的也不多。昆山花园是一幢三层带阁楼的连接式红砖洋房,南边离苏州河不远。1933年春天,丁玲就住在这幢房子里。
丁玲住过的房间并不大,还不到30平方米,她在这里住的时间也不长,也就半年的时间,可这里却足以让她刻骨铭心。1933年5月,她在这里被国民党特务绑架。
我总感觉丁玲的一生是坎坷、寂寞的,她的生命总是在思念里度过,昆山花园这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她寂寞的一个缩影。有人说丁玲的一生极富传奇,而我又说丁玲的一生充满寂寞和思念,其实我们都没有说错。
冯睿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