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院青年中心2009年度社会调研课题立项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09 09: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 近日,院青年中心2009年度社会调研申报课题立项工作正式完成,在来自33个单位的83份申报书中,最终有36个项目通过立项。
  36项申报课题中包括20个独立立项,分别是:马研院张建刚主持的“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效果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马研院杨朴伟主持的“十六大以来西部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以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为例”,经济研究所陆梦龙主持的“信贷条件变动的就业冲击研究”,农村发展研究所廖永松主持的“北京八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经营现状调查研究”,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张清勇主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村镇社会经济发展:东莞的经验”,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张颖熙主持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基于安徽阜阳地区的考察”,金融研究所闫小娜主持的“人民币区域化:现状与发展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叶秀敏主持的“关于非职务发明人现状的调查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蔡跃洲主持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推进:以河北省唐海县为例”,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李萌主持的“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开发模式调研”,哲学研究所韩露主持的“社区公共服务资源获得机制研究——以长春市典型社区的实践为例”,世界宗教研究所唐晓峰主持的“对闽、豫、蒙三个基督教堂点的社会调查”,法学研究所翟国强主持的“基层司法中的法律与乡村习俗关系调查”,政治学研究所王红艳主持的“乡村治理结构变迁——以浙江水龙村为例”,社会学研究所李振刚主持的“综合性农业协会的个案研究:关于安徽南塘兴农合作社的调查”,研究生院邓淑娜主持的“科研机构举办研究生教育状况调查”,办公厅赵岚主持的“我国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的调查分析及完善对策”,科研局郑瑞萍主持的“‘大学生进社区’就业思路的论证与调研”,监察局蒋来用主持的“财政视角下的住房保障政策选择”,直属机关党委张冠梓主持的“哈佛看中国”。
  另外16项课题分别纳入“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研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两项院交办课题之中。包括:经济研究所隋福民主持的“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模式研究——以山西阳城西河乡为例”,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晓华主持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影响与保增长政策的效果”,世界历史研究所马渝燕主持的“金融危机下广东民营鞋厂农民工就业形势调查”,哲学研究所田申主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策略研究——以郑州经济开发区为例”,法学研究所谢增毅主持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困难企业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研”,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蒋尉主持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地震灾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及对策——基于‘三川’(青川、汶川、北川)的实地调研”,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沈铭辉主持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研究——对湖北省涉外企业的典型调查”,直属机关党委曲建君主持的“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之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马研院沈阳主持的“孔子故里高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状况调查”,历史研究所赵现海主持的“榆林明长城调查与西部建设的思考”,历史研究所陈丽萍主持的“敦煌石窟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当代中国研究所刘维芳主持的“我眼中的新中国六十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国史知识现状调查”,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张化冰主持的“‘普世价值’背后的舆论战研究”,欧洲研究所刘作奎主持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分析——欧洲国家执政党的经验分析”,日本研究所唐永亮主持的“当前我国国民意识调查现状及日本国民意识调查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际合作局张青松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指向和行动建议”。
  青年项目课题由青年中心统一管理实施。
  (季为民  吴鹏)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