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信息消费主义的是与非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09 15: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肖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5期

  信息消费主义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主义。“消费品”为物质性的“物品”,可被称为“物质消费主义”。信息消费主义则将信息消费置于核心的地位。

  信息消费主义与物质消费主义的多重关系
  首先从任何信息都必须以物质为载体的意义上说,信息消费是不可能脱离物质消费的,信息消费总是这样那样地伴随着物质消费活动。即使是在物质性的消费活动中,当其主要是指向消费商品中的信息、意义而不是物本身时,物质消费活动就走向了信息消费主义。但另一方面,信息消费主义与物质消费主义还是有区别的。在信息消费主义那里,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所拥有的信息之中,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能拥有和消费什么样的信息。
  可见,人的两类需要(物质需要和信息需要)以及两种基本生产(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动态性的,消费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其中的物质含量,也取决于其中的信息含量。从物质消费提升到信息消费也必须有限度,尤其是不宜过度提升而走向信息消费主义。
  正视信息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信息消费主义追求过量的信息占有,扭曲了信息的价值和意义,导致对信息的异化。对信息的过量占有会形成一种不断膨胀的信息占有欲,甚至导致信息垄断欲,信息的实际意义被忽略了。而且,过量的信息也使有用的信息被淹没。这种“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冲突,很快就会使得信息的“为人性”变成了“危人性”。
  信息消费主义中的那些畸形和变态的信息消费形式,误导了消费的价值和意义,导致对消费的异化,导致信息混乱、信息焦虑和信息恐惧等,消费呈现为一种异化的状态。“信息消费”就像“毒品消费”一样成为一种病态的消费活动。
  信息消费主义内含的信息富裕而精神贫乏的矛盾,使得人生的意义失落和人的信息能力的退化,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这是信息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的核心所在。单向度的信息消费妨碍了人的独立思考,并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可能。人成为“信息浏览人”,导致真正的阅读危机。至于人在某些特定的信息消费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道德感丧失等,就更是不恰当的信息消费所引发的人性的异化了。(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