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抵抗”同一性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07 13: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以上四幅图片为巴黎高师校园。该校堪称法国哲学家的摇篮,诞生了柏格森、萨特、梅洛·庞蒂、波伏娃、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

  “差异”是当代法国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而在众多思索“差异”问题的法国哲学家当中,德勒兹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
  德勒兹早期的《差异与重复》所述的是哲学史上对“差异”概念进行压抑、排斥或征服的历史。在他看来,西方哲学史上对“差异”进行压制的思想体系主要是“表象”,而柏拉图、莱布尼兹和黑格尔构成了这一旷日持久的压抑史上的三位重要人物。德勒兹指出,柏拉图的理念论实际上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理念”(被模仿的“原型”)、“复本”(符合真正的“标准”的模仿或分有)与“幻相”(不符合“标准”的模仿或分有)。人们往往关注“理念”和“复本”之间的关联所导致的哲学难题,但真正使理念论得以成立和“奠基”的,乃是将“复本”和“幻相”区分开来的“遴选”程序。如果说理念论最终所要达到的是“原型”——“再现”——“再—再现”——……的无限等级秩序的话,那么必然面对两个难题:要么将不能够纳入这个秩序中的“幻相”有效地排除在外,要么尽可能将此种再现的秩序向无限拓展。后者似乎更为重要,只有具备无限的“同化”能力的等级秩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异质者的压制。这种无限拓展的秩序必然体现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方向上,在德勒兹看来,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法运动对应着前者,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则对应着后者。当然,仔细回味哲学史的话,笛卡尔的“我思”概念也构成了对“差异”的压抑史中的重要一幕。因为它标志着“主体”这个概念的诞生,从此“差异”不再仅仅停留在本体的领域,而是进一步被纳入主体内在的思想运动之中。笛卡尔的“我思”和康德的“范畴”,都构成了以“同一性”来征服“差异”的重要基点。
  其实,在柏拉图主义传统的重压之下,“差异”并未销声匿迹。相反,贯穿哲学史始终的是“差异”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抵抗”。即便在那些最突出同一性秩序的哲学家那里,“差异”的力量也已隐隐呈现出来。如前面提到的柏拉图的“幻相”概念、笛卡尔在面对“我思”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所流露出的重重疑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展现的官能之间自由开放的“差异”关联等等,都为我们敞开了反思哲学史的新视角。不过,在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将“差异”作为思考主题的哲学家,比如德勒兹着墨甚多的尼采。在《尼采与哲学》中,“差异”构成了重新诠释尼采的核心。而在所有的“差异”运动之中,“力”与“力”之间的差异化关联则应是最深层次的。此种关联不能被纳入到物理学或哲学的再现体系之中,因为它体现为“强度”,始终表现出对秩序的违背、挑衅甚或偏移。“强度”概念固然在柏格森的意识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构成德勒兹《柏格森主义》一书重要的诠释线索,但要真正理解它,则应回到古希腊哲学中就已出现的“生成”概念。在“存在/生成”这一经典的对立框架之中,如果说“存在”最终被归于“同一性”的运作,那么“生成”无疑体现出更为根本性的“差异”的力量。这也是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明确将“生成”作为首要范畴的原因。“生成”概念成为德勒兹“差异”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不但是对“差异”的更为积极的“肯定”,并非仅仅是在压抑之下的“差异”所具有的那种破坏性的、负面的颠覆作用,而且真正揭示了“差异”得以差异化的根本运作方式——“时间性”机制。
  由此,可以深入到德勒兹“差异”哲学的核心——时间性难题。虽然《差异与重复》中的“时间的三种综合”早已为学界所熟知,但真正深入到“生成”的时间性问题的,还是标志着德勒兹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意义的逻辑》一书。在该书中,“生成”与“多样性”、“事件”、“系列”等概念一起,共同编织了一幅概念图景,成为德勒兹中后期著作的主要线索。“生成”的时间运动在《电影2》等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展现。在《差异与重复》之中,时间的第三种综合体现为时间的“空洞形式”,但这并非意味着彻底的“抽象化”,而是要求我们回归时间的“生成”运动本身,如其本然地展现时间自身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由于德勒兹主要是结合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对之加以说明的,显然这一解释并不充分。当他深入到当代艺术领域时,发现其实电影正是将时间从种种先验秩序和“形式”当中解放出来的革命性力量。在《电影2》中,德勒兹用时间“晶体”的模型来进一步诠释时间的第三种综合。如果说第一种综合是自然科学的时间(休谟),第二种综合是历史—记忆的时间(柏格森),那么第三种综合则集中体现在艺术创造所“表现”的时间运动当中。“晶体”极为恰当地描摹出时间各个维度之间的互相映现、彼此缠绕、共存交织的差异化运动。在德勒兹钟爱的阿兰·雷奈与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此种差异化的时间样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电影,德勒兹还将“生成”的时间性运动拓展到绘画(《感觉的逻辑》)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千高原》),并以“根茎”、“逃逸线”、“解域”等独创性的概念,来进一步突显“差异”之为“差异”的丰富样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