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松,1958年生,广东高州人。现为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工作者。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区域发展等。
中国在日益崛起,世界需要了解中国,适应中国;中国也要研究世界,走向世界。“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环顾我国四周,东北亚局势持续动荡,北面俄罗斯文化与我差异较大,西亚安全问题严峻,南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唯有与我海陆相交之东南亚,总体稳定,外交活跃,经济快速发展。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2004年始,双方在广西南宁共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近年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2008年贸易额达到2300多亿美元。东南亚学也日益成为国内研究国际问题的显学。我担任多年主编的《东南亚纵横》学术月刊,每期发行数千册,作为地方办的国际问题学术期刊,这个发行量是不多见的。
研究东南亚,对地方的开放发展更是大有用场,尤其是广西。可以说,没有对东南亚的开放,没有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没有广西今天的发展水平。广西在国内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只有两个时期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八五”计划时期,广西的经济年均增长达到约17%,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2%高出约5个百分点;二是2004年至2008年,广西的经济年均增长达到约13%,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0%高出约3个百分点。其实,这两个时期广西并没有得到其他什么特殊的优惠,只是抓住机遇,扩大了开放,尤其是扩大了对东南亚的开放。“八五”计划时期的1991年至1995年,中越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广西大力发展面向东南亚尤其是越南的边境贸易。2004年至2008年则是广西连续承办由中国和东盟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东南亚开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对东南亚的学术研究。社会对东南亚研究成果的需求成倍增加,2004年,国内东南亚研究有3本出版物一时洛阳纸贵。一本是我牵头编写的《中国—东盟知识读本》,作为广西机关干部职工的学习读本和考试用书,发行近百万册;另一本也是我牵头编写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读本》,成为广西各地知识竞赛的读本和参考用书,发行也达数十万册;还有一本是我主编的《中国东盟年鉴》,当年发行近万册,现在每年仍然印行数千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南亚问题研究也有一个从冷到热的过程。多年来,地方国际问题研究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国事无小事”,国际问题很敏感,研究出来的成果很难找到地方发表;二是经费少,出差难,出国更难。不出国门实地考察,总是在国内“隔山买牛”,不容易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为条件限制,在地方,很多学者都不愿意接触国际问题,人们主要是关注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等问题。东南亚研究引起高度重视,并逐步成为显学,是在2001年。这一年朱镕基总理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我担纲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课题,当年还出版了专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后来又重印了一次,这在广西学术界是不多见的。在完成该课题的基础上,我建议广西人民政府主办,由广西社会科学院承办了一次“中国—东南亚经济合作论坛”,这是广西一次从规模和规格上都是空前的国际学术盛会。
我真正地研究东南亚,尤其是越南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候研究这一块是冷门,关注的人不多,发表成果的地方也少。1991年,我承担了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越南经济改革研究”,其成果是第二年出版的专著《越南的经济改革》。1993年,我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越南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其成果是后来出版的专著《越南的社会主义》。从2000年起,我领衔每年编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越南国情报告》蓝皮书,成为国内了解越南最新情况的权威窗口。2006年,我在北京大学作了一次“越南改革”的演讲,后来在凤凰卫视播出,受到了各方的关注。2007年,我出版的《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成为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越南概况和中越关系”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当然,纯学问也要做,以搞好学科建设。而做学问能够做到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则是多数学人的追求。研究国际问题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要把研究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的开放与发展。我担任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多年,此前曾担任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市市委副书记,提议并具体组织了1994年在中国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由两国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越贸易商品展销暨研讨会。这次会议是首次由中越共办的贸易商品展销暨学术研讨会,为我在2003年接受政府委托主笔起草、提出由中国和东盟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筹办方案打下了基础。
广西邻近东南亚,有地利、人和之便。希望今后能继续为研究东南亚,推动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