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3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工作会议提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到去年7月份召开改革工作座谈会至今,中国社科院体制机制改革事业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管理强院。进一步建章立制,查缺补漏,纠正散乱无序的状况,提供尽可能有利于强院的秩序和服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管理强院”这一改革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对管理强院战略作了高度概括,“管理强院,简而言之,就是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我院科研和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调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达到多出成果特别是精品成果、多出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目的。”
从此,“管理强院”这个普通的词组以前所未有之势在这场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引领中国社会科学院朝着中央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阔步向前。
“管理强院”战略究竟有哪些吸引力,使它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体制机制改革的“弄潮儿”?
提起这一年多来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许多科研人员都深有感受。过去,职工住房问题一直困扰大家。实施管理强院战略以来,这一问题实现了重大突破,现已经争取到国管局30套经济适用房和北京市300多套两限房,分到职工手中。同时,院里还努力在争取国管局经济适用房和北京市两限房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可望将中国社科院列为这两种房源经常性的解决对象,每年加以解决。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有成效,而且有创举。科研工作是全院的首要任务,实施管理强院战略以来,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诸多明显成效,改进了课题经费管理,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后期资助实施办法》,加大后期资助力度,支持基础学科研究和“十年磨一剑”人才的培养。
人才与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众多改革措施中堪称扛鼎之作。今年5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方案暨聘用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现已完成聘用制改革第一阶段即宣传动员阶段的全部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39家单位召开了改革动员大会,42家单位成立了聘用制工作小组,33家单位完成了本单位的聘用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年来,世界发生巨大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在改革中焕发生机。改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对于勇于改革的社科院人而言,改革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