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吾金,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中国哲学和美学。著有《思考与超越》、《意识形态论》、《实践诠释学》、《俞吾金集》等。
近期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对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某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新的阐释,例如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中文译句、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史(特别是康德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梳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深入反思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史,提出从柏拉图的在场形而上学,到笛卡尔、康德的主体(理性)形而上学,再到叔本华、尼采的主体(意志)形而上学的“三次翻转”;对康德遗著的研究,尤其是康德在其生命的最后10年中对自己整个哲学体系基础的思索;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实证科学”,把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证主义的曲解中拯救出来;对孔子思想中的反本质主义思维方法的研究,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倡导的反本质主义的叙事思路,其中某些重要的思想酵素在孔子的学说中已见端倪。
目前承担的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哲学通史》(10卷本)、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态势》已接近完成,《德国古典哲学》已完稿,《意识形态星丛》即将完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