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哲学界·书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28 10:3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推荐人: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犹太哲学史》,傅有德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简介:现在所说的西方文明源于“两希”(希腊、希伯来)文明。当希腊文明遭遇希伯来文明时,不但产生了基督教,而且产生了犹太哲学。本书阐述的犹太哲学,滥觞于希腊化时代,经过中世纪的发展成熟,融合在现代西方哲学之中。人们通常把世界哲学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部分,本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东”不“西”的哲学范本。
  推荐理由:犹太哲学家直面西方,却能坚守比西方哲学更为久远的传统,对现代中国的读者具有启发意义。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把握犹太哲学的精髓,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内在的深层对话,“真正达到精神层面上的‘亦东亦西’和‘中西合璧’”。

推荐人: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Raum-Zeit-Kausalitat:Prop adeutik de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Stephan Gratzel,Turnshare Ltd,London,2007。(《空间·时间·因果性:实践哲学导论》)

  简介:哲学基本上可分为理论的(Theoretische Philosophie)与实践的(Praktischen Philosophie)两种取向。作为知识形态的理论哲学很少关注人的生活,然而哲学在根本上应当关心人的存在之意义及其福祉,实践的哲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必须。本书为阐明这一问题,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正如本书标题所显示的那样,空间、时间、因果性构成了本书内容展开的中轴线。在实践哲学中,空间转化为人们的存在方式,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被体验到了的空间,而在海德格尔那里,意指生活世界。时间则被理解为生存论意义上的时间经验,以及在历史视域中的存在体验。因果性也是被置于人的生活世界中来理解的。
  推荐理由:对于希望了解当代实践哲学的读者来说,这本导论比较完整、清晰地勾画出了当代欧陆哲学家的实践哲学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