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揽生实乃水漂
东魁? 来源:《钱江晚报》2009年7月8日
某大学日前公布一条招生消息称,高考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报考该校者,可获得20万元的重奖。消息一出,引发众议,网民因此称其为“史上最阔高校”。大学的宗旨本是“授之以渔”,帮学生掌握处世立业之道,以综合实力吸引适合的学生。如今却自开倒车,干起“授之以鱼”的傻事,想用一次性重奖吸引考生,怕是岔上一条歧路。有钱去重奖,不如改善校舍,不如增添图书,普惠在校学子,何苦拿去打个悠长的水漂?想一想除了20万,还能给学生提供点啥,才是最紧要的。(宋晖摘)
小摊贩转正还有多少现实困境
燕农? 来源:《法制日报》2009年7月23日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事项不包括经营场所。这意味着城市小摊贩即将登记转正。从市场理念和民生政治的方面看,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小摊贩的城市边缘化地位,并非身份问题所致,身份掩盖之下还有诸多现实困境有待破解。首先是税费问题。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成本过高:1/3的税,2/3的费。就税而言,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个人所得税等等。小本经营且收入微薄的小摊贩,显然不愿意频受税收之苦。所以,在允许小摊贩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之后,小摊贩即使结束了与城管的苦战,恐怕也容易与工商、税务部门开始新的“猫和老鼠”游戏。此外,其他行政力量也构成了对小摊贩生存的桎梏。譬如“无摊城市”的发展理念,再如一些地方的市容管理条例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都对摊贩经济形成了驱赶之势。如果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不能为个体工商经济创造宽容的环境,那么小摊贩申请个体工商户就仅仅是名义上的身份转换,其现实出口依然“肠梗阻”,甚至“婆婆”会变得更多,生存会更为艰辛。(刘鹏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