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锐颖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28 13:5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为何现代科学源于西方

陈方正? 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09年2期

?  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约瑟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不是寻求解答的疑问,而是一个论题、一套观点。我们并不需要为这所谓的问题寻求答案,而是应该考究“李约瑟问题”的内涵和根据。现代科学的起点无疑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哥白尼,但他背后究竟有些什么人物、思想和传统在起作用,却是大问题,是需要仔细考究的。总体来说,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是“一个传统,两次革命”的结果。西方科学自古希腊至近代,形成一个历时两千年之久的大传统。它虽然曾经出现断层,而且它所立足的地区、所处身的文明、所藉以传载的语言,都曾经发生大转移,但是只要细心追寻就可以清楚见到,它的观念、方法、追求、典籍、问题意识等等,仍然是一脉相承、前后条贯的。这个大传统的出现是由于两次革命:一是公元前5—前4世纪的“新普罗米修斯革命”;一是16—17世纪被今日称为的“科学革命”。为什么科学革命会两度出现于西方,却没有出现于印度或者中华文明呢?有可能是因为西方科学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其中心区域不断“转移”到新的、适合生长的地区,这种转移是累积大量新观念、新发现以至出现革命性突变的必要条件。西方世界包含了许多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乃至文明,提供了多次转移的可能性。但在政治上大一统、文化也相对同质的中华帝国,就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进行这种转移。(黄维政摘)

人与海洋生物和谐共生的四原则

史兆光? 王蓓?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5期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共生,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需要分级原则。人与动物的需要分为重要需求和琐碎需求。重要需求指生存及不被伤害的需求,而琐碎需求指的是口腹之欲、娱乐之类的需求。需要分级原则认为:在重要需求方面,人类的需求高于动物的需求,但动物的重要需求则高于人类的琐碎需求。第二,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对于物种而言,物种的需要高于个体的利益。我们必须禁止对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的捕杀,因为破坏它们会影响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和稳定。第三,适度开发海洋资源。一方面,人类捕鱼的方法、捕鱼的季节应该有度;另一方面,人类食用海洋动物应该有度。第四,亲近优先。当人的重要需要与海洋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人的利益优先,因为较动物而言,人类之间的关系比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而当不同的海洋动物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则应以与人类关系更为亲近者的利益优先。综上,随着人类与大海之间的互动接触越来越频繁,海洋动物的生存及权利问题亟待解决,海洋动物伦理应受到重视。
(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