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更展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和旺盛生命力。但时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此间,西方在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的同时,不断制造舆论,声称“共产主义行将终结”。由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先进代表中国也处在“早晚要来”的政治风波之中,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成为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重大课题。于是“共产主义终结论”愈加盛行。
共产主义“最后的危机”?
1988年,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出版《1999:不战而胜》一书,系统地提出美国应该制定一个在铁幕里面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赛的战略”,即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发挥美国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等条件,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
该书出版后不久,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6国,政权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此时的中国也正处于政治风波之中,于是,“共产主义行将终结”的预言更加盛行。
1989年,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当代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立足于当时的东欧剧变,出版代表著作《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该书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支配了20世纪多数时间后已经走向衰落,进入“最后危机”,断言共产主义因违背历史规律而将在21世纪“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消亡”。
历史不会终结
《大失败》出版两年后的1991年,由于在自身实践上出现重大失误,苏联最终解体,苏共被迫下台并宣布自行解散,这更加使西方诸国对于“共产主义终结论”确信不疑。
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5个独立的共和国。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
东欧剧变后不久,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该文认为东欧剧变和资本主义取得冷战胜利的根源在于西式民主制度优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各种民主制度,断言西式民主制度将成为普世制度,而且西方的自由民主政体将作为政府的最终形式得到普遍推广。
但中国经验驳斥了上述预言。中国共产党不但继续保持了执政地位,还维护了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在进行总结、调整和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时至今日,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共产主义终结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宣告失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