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专家解读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21 09:4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学明:没有共产主义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陈学明?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关于“共产主义终结”的各种言论甚嚣尘上,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谈到“两个死亡”,即马克思主义死亡、共产主义死亡;“两个万岁”,即西方的自由民主万岁、西方市场经济万岁。

坚信共产主义不会消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有两部分人是头脑清醒的,他们坚定地认为共产主义不会消亡。一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苏联解体不久后,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讲得很清楚,坚信社会主义能经受考验。二是西方左派思想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召开了一次次国际会议,出版了一本本书,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家,不断地发表宣言和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不会消亡。
  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的声音可能不占主流,也可能会遭到人家的讥笑和讽刺。但是20年过去了,历史证明邓小平的判断是对的,西方左派思想家的判断也是对的。这从正反两方面可以证明:第一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第二是西方国家的制度并非“万岁”,也会遭遇各种危机,特别是现在的金融危机,反衬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终价值目标

  20年后的今天,预言共产主义消亡、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说当时福山的言论还能够代表世界上相当一批人的心声的话,现在这种声音已经很小了。就是西方右翼也收敛了,只能战战兢兢地讲:不能放弃市场,市场还是正确的,自由主义还是正确的,只是有些理不直气不壮。从思想上、意识形态上来讲,我认为当前自由主义处于守势,马克思主义处于攻势。
  英国工党政府的顾问、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设计者吉登斯,是反马克思、反共产主义的。但在苏东剧变以后,他讲过一句话:“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是垮台了,但是不等于这些国家所追求的人类的价值目标是错误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制度,来实现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实现的那些价值目标。”所以,关键在于人类的价值目标是什么,这个价值目标可不可以放弃。只要人类还认可马克思设计的价值目标,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消亡。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