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新书推荐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21 10: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
杨美惠/著
赵旭东、孙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

  这本书是作者“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长达两年的、相处遭遇的结果”。与许多关于关系学的书籍不同,本书不是教人如何成功地从事商业交往,或者如何有效地与当官掌权的人打交道的指南,而是一部“从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描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的运作,并把关系学的伦理和逻辑系统放在当代中国更广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的背景和联系之中观察”的学术著作,它所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关系学如何在与当代权力模式打交道时成为中国文化的力量和韧性的源泉。

《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
刘笑敢/著
商务印书馆
2009年3月第1版

  本书关切的是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方法、目标和未来的趋向问题。然而,对这样一个“当下”的问题却不能离开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因为“当下”的问题是从历史延续而来的,同时西方的各种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也冲击着并且充实着古代传统在现代的更新和发展。

?

《势:中国的效力观念》
[法]余莲/著
卓立/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本书从汉语中的“势”字出发来研究中国文化,揭开了中国思维模式的连贯而内在的结构。作者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领域文献中“势”的含义,使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根本直觉浮现出来,即存在可以被视为是万物的一种特定的自然格局。在中国思维看来,艺术或者智慧,就在于策略性地对发源于存在的特定格局的各种物势的利用。

《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
刘大椿/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本书整合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按照“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三大篇,分别对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章进行论述,生动地反映了当前研究的基本态势,体现了对科学技术从单纯辩护到全面审度的转变。

?

《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
[美]迈克尔·沃尔泽/著
褚松燕/译
译林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
  本书是从分配的角度对正义所作的研究。作者认为,在任何社会,正义存在于社会诸善的分配之中,不同的物品应有不同的分配原则。作者归纳与证明了三种不同的分配原则,这就是市场交换、需要与应得。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沃尔泽提出了一种新的复杂的平等理论,并通过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异常丰富的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与制度安排来支持他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分配正义所作的最重要的阐释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