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教育机会均等——理想抑或现实?
作者:haowj   日期2009-07-02 09:3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严峻的现实总是无情地打击着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化的梦想,教育机会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城乡、男女、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大量研究和经验事实表明,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个人收入、增进社会福利和文明等多种功能。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个人收入差距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从个人受教育程度差异的角度得到解释。若要问谁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答案就是那些受过更多教育的人。因此,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机会平等有三个层次

  由于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人们对教育机会的关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教育机会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教育机会进行不同界定。在学术界,人们对教育机会平等的追求有三个层次,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起点平等是指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个人、家庭或社会等原因而将其排除在某一类教育之外;过程平等与起点平等紧紧相连,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平等的对待;而结果平等指的是相同的教育是否导致了相同的待遇。“平等”或“公平”更多地具有价值判断色彩,而我们在此更愿意描述一种实际状态的“均等”。

我国教育机会分布不均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人们尤其关注教育机会的分布,多种多样关于教育机会的研究和讨论呼唤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不论信仰、民族、城乡、性别、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然而,严峻的现实总是无情地打击着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化的梦想,教育机会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城乡、男女、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就起点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育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城市,导致农村、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入学率分别远低于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男童;在高等教育阶段,过去各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虽然面对同一张考卷,但跨入高等学校的门槛却高低不一;实施高考自主命题以后,一些名牌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和招生专业差异却非常大。特别是,伴随着高等教育个人负担教育成本的上升,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还可能仅仅因为支付能力不足就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更不用说由于经济、文化、家庭等多种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成绩不佳致使他们无缘进入重点大学。

  就教育过程而言,教育机会不均等随处可见。例如,长期以来,由于受城市中心主义倾向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一直人为地向城市倾斜;同一地区不同行政隶属级别的学校之间,教师质量、教育教学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别;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未能做到一视同仁,对权势家庭的子女给予较多关注,使得一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备受冷遇。教育结果方面的不均等也司空见惯,例如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学生的学业成就差距悬殊,相同受教育水平而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不同,工作条件和个人教育收益也不同。

投入不足不是教育机会分布不均的唯一原因

  教育机会的分布为何呈现出如此不均等的尴尬局面呢?一些研究者重点批评了公共财政对教育投资的不足。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占相关经济指标(如GDP)的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我国生均公共教育经费水平更是远低于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与我国的大国形象极不相称,而且还把本来就很低的经费投入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大教育投资,开辟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提高稀缺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对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投入不足并不是教育机会分布不均的唯一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家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对子女获得教育机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那些享有较多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家庭,其子女通常能够获得更多教育机会,优势社会群体总是能“有效地维持不平等”。当教育机会争夺的焦点是教育数量或起点的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家庭就为其子女争夺教育的起点,使其子女获得更高的入学概率;而当教育质量、过程或结果成为教育机会之关键问题的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家庭便为其子女谋求优质的教育机会和优越的教育条件,这一现象在当今转型社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就不仅仅是加大投入或实施一视同仁的“横向公平”政策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实施“纵向公平”政策,给予劣势社会群体更多的政策倾斜、更多的教育机会。

  然而,实施教育机会 “纵向公平”政策有可能遭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这就使得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想更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正如社会学大师科尔曼指出的那样,“教育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尽管如此,鉴于教育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应该成为任何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努力方向,特别应该成为关注民生、强调和谐发展的政府坚持不懈追求的长期目标,这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