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审美优先,并不排斥文学与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进程相应和的一面,文学不是自洽的游戏,不是象牙塔里的精灵,不是案头的清供,恰恰相反,中国当代文学史以积极参加中国当代的思想文化进程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图像时代,电视取代阅读,画面取代语言,直接的被动的观看取代间接的主动的阅读,导致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艺鉴赏活动的根本性变化。在数千年的传统中,语言和文字在创造和传播文化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即便是那些流行的大众读物和网络文学,也都把吸引眼球作为重中之重,语言的魅力却常被弃置不顾。即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作家,也在一年写作几十万字的高产中陶醉,哪里还顾得上语言的推敲?
在这个知识大于文学、图片吞没文字的时代,我们能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把审美优先、文学本性优先的特征予以强化和彰显。即是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和“文学意义上的重要作品”的选取中偏重于后者,以中外文学史所共有的优秀作品的尺度去筛选和解读作品,以避免那种“翻烙饼”式的作品评价,避免一再陷入“今是而昨非”的困境。当下,无论是从学生接受现状角度讲,还是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强调文学、语言和审美优先,强调建立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感受方式,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至少学生由此可以得到基本的文学熏陶,理解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基本要则。现在的事实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缺乏基本的文学感受和审美能力,他们凭什么进入文学呢?
与此相关的是对当下文学教育目的之再思考。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是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进入中文系的学生。从接受程度看,有一个从高中语文的应试教育向大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学习状况看,真正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恐怕不在多数,加之入学后课程多、时间紧,与其让学生记背一脑门儿的当代文学史基本知识,不如从文学最基本的感性经验入手,更新和唤醒文学鲜活与灵动的阅读感知,多一些对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和体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评论写作能力,具体掌握文学之为文学的基本特性。文学史的最小单位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是通过诸多的作家作品构成历史图像的。
文学史更多讲授的是知识,是文学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和思潮,是便于自学的。文学作品的感知和鉴赏,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它所具有的难度是更大的,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教和学的。文学创作和鉴赏,没有现成的定理可以推导出其结果,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去一通百通,它要求读者从语言、情感、形象等方面入手,感觉敏锐、情感饱满、仔细揣摩、反复吟味、长期积累,形成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形成鉴赏能力的把握。在当下这个“短平快”和“文化快餐”盛行的时代,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为了文学的薪火相传,强调文学的审美鉴赏,又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自80年代以来,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化理论涌入中国大陆,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理论的“对号入座”和“时尚更替”,给文学研究平添了许多活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却容易形成一种不利倾向,让他们误以为这就是文学批评的正宗,将某一家理论看做是金庸作品中的武林秘诀、“葵花宝典”,以为可以一招制胜,终日论文,却言不及义。这也是需要加以大力矫正的。
文无定法,文学的解读、鉴赏和评论写作,同样是没有定法的。许多时候,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的诗歌鉴赏,不是那种“镜花水月”、“羚羊挂角”式的譬喻,就是“清新”、“俊逸”、“浑大”、“通脱”式的描摹,讲气韵生动,讲意境悠远,仍然是在“意味”上作出引申,靠个人的颖悟能力进行感受,却不会对作品的词章句式多加诠释,也不会刻板地要求学生限时限量予以接受和理解。古人云,文学创作需要才性,虽父兄不能传子弟,同理,文学鉴赏也要靠个人才情和悟性。但是,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史观的引进以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使文学教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要修养,和别的专业一样以同等方式进行教学。这虽然足以表明文学鉴赏的重要性,不再是雕虫小技、君子不为,却也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独特的难题。数学可以一道题一道题地解答,物理、化学可以通过各种实验加以证明和理解,历史、哲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教材和教师的描述进行,文学的鉴赏和解读,一是需要起码的作品阅读,二是对鉴赏指导没有多少成规可循,没有多少现成的范例可以引用。最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是体验和想象的产物,文学鉴赏也需要体验和想象,诚如司空图所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教师和教材所要做的,只能是通过一些有迹可循的路径,诱导和激发学生的体验和想象,进入作品提供的规定情景,以一种普泛化的努力,去实现这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和想象的建构,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矛盾。
强调文学性,强调审美优先,并不排斥文学与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进程相应和的一面,文学不是自洽的游戏,不是象牙塔里的精灵,不是案头的清供,恰恰相反,中国当代文学史以积极参加中国当代的思想文化进程,积极投身于现代性的追求,积极参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建设,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些方面,近些年来已有诸多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但我们所要做的是,进一步廓清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特性,揭示其文学性的存在和优长,展露其新鲜活泼的感性形态。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中,就是指作品的语言形式。文学创作所采用的媒质、语言,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所运用的语言互相重合,但是,文学的语言又是经过意义的沉淀、作家的凝铸,是体现在语言风格,语言所构成的形象、细节、象征、诗意等要素中的,是“有意味的形式”,与之对应的是时代和人们的“审美感情”,是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审美风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作家必定在创造和丰富一个民族的语言宝库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这样,注重“有意味的形式”,用我的说法,是寻找凝结思想情感和语言形式的融合点,就成为我所说的审美优先、文学本位的一种方式。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