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人才外流出现拐点 建立好制度是关键
作者:houbo   日期2009-08-26 10:1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人才回归将改变中国”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如何抓住机遇,从一个人口大国跃升为人才强国,如何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与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人才回归可能是短期现象

  人才外流现象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闻,众多高科技人才流失异国他乡,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介绍,截至2008年,中国送出去的留学生达到了140万,居世界第一,而回国的留学生只有39万,回归比例在26%左右,博士回归的比例尚不到20%。
  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这种状况有望改观。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坦言,上世纪90年代出国被认为是“胜利大逃亡”,现在整个留学浪潮出现了一个拐点。人才的大规模回归实际上不仅包含乡恋的情结,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的人才中心。
  据悉,目前我国归国留学人员的创业选择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与往年海归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不同,很多海归已经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寻求事业的起点。专家分析,这一方面与江苏、浙江的一些城市出台了支持归国人才创业的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内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然而,这种好的趋势是否能够得到持续?有专家表示,“如果制度设计没有做到位,现在的回归可能是短暂的。”

  留住人才需要好制度

  过去的30多年,中国人才外流的总体趋势还没有根本改观。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并成为2006年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美国《科学》杂志甚至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有学者表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是留住人才的根本。
  王辉耀建议,首先要建立一个顶尖人才扎根中国的制度,应该开放中国的人才引进,包括开放外籍人才移民到中国来。其次,应该放松绿卡,我国现在的绿卡门槛还很高,要达到工程师或者教授,高层次人才才能拿到多次往返签证并获得绿卡。除此以外,还要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比例,在留学生这个问题上我国还有巨大的“赤字”,现在海外有超过100万的中国留学生,但是根据最新的统计,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却只有20万人左右。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是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的5倍,相差甚大,应该把外国留学生招来,实际上这也是吸收外国人才的一种方式,很多外国留学生实际上也能为中外交流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