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共同出席了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发布暨理论研讨会。
陈佳贵在致辞中说,从理论上讲,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涉及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是体制和机制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是中国政治、经济和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从2005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和协助下开始实施对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研究工作着重围绕“金融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发,特别是立足于地区层面,对我国不同地区金融业健康程度巨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制度经济学意义的分析,构建了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并据此对50个城市的地区金融生态进行了测评,最后提出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金融法治和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等三大政策建议。2006年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了2005年的既有成果,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地域范围大幅扩展,包含了31个省、市、自治区和90个重点城市。特别着重分析了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陈佳贵指出,2005年的相关成果发布后,取得了正向激励的效果。很多地方政府包括一些生态不太好的地区都认为这套分析方法比较客观,评价结果基本上令人信服。不少地方的政府开始把改善地区金融生态放到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纷纷提出了改善地区金融生态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举措。这表明,通过开展地区信用环境评价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压力,以促进风险比较大的地区改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想法,正在开始发挥作用。这也正是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陈佳贵强调,本次会议面世的成果是第三次发布此项研究报告。此次发布的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专注于探讨地区金融风险差异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影响。随着银行体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逐渐强化,信贷资金受地区金融风险差异的影响从高风险地区向低风险地区流动的趋势日益显著,这将促使各地区更加致力于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因经济衰退造成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有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地区性偿付能力危机和偿付意愿风险。而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如果操作失当也可能蕴含着较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正处在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性时刻,各地区只有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提高对外部金融风险和其他负面冲击的抵御能力。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主持。会议发布了《2008年各省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年各省份信贷资产质量评定》、《2008年中国10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和《2008年338个城市(地区)信贷资产质量评定》。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官员和学者12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