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一再要求制定期刊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期刊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经综合评价,未达到规定标准或者不能维持正常出版活动的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期刊出版许可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那么什么是期刊的质量,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是何关系?这是目前学界、管理界、期刊界等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之异
可见,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其不同点至少有三点:其一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其二是评价的方式方法不同。尽管目前核心期刊评价也应用定性的同行评价法,但侧重点不同,期刊质量评价以同行评价为主,而核心期刊则以文献计量学的指标为主。其三是评价语词不同。期刊质量评价多以“权威”、“一流”、“优秀”、“好”、“高”等词表示,而核心期刊则根据信息集中、分散的程度用相关的语词来描述。其相同点主要在于核心期刊评价主要根据载文、文摘、引文、利用等指标与期刊质量或多或少有联系。例如载文量,即期刊编辑部通过同行评议认为文稿达到该刊发表水平的数量,通常选题有意义、概念清晰、论证有力、结论合理的文稿,即具有一定质量的文稿才会被正式发表,有一定质量的文稿正式发表量大,与该期刊的质量有弱相关性。而文摘量的相关性则强于载文量,因为文摘是文摘期刊编辑部(也有可能有专家介入)对已正式发表的论文的内容是否重要、是否被读者所关注所进行评价的结果。引文数据与期刊质量的相关性更强,因为引文数据是众多作者(引用者)对已发表的论文等对自己研究有无影响的评价,其中正面引用数据与期刊的质量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与期刊质量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的评价并不等于期刊质量的整体评价。把握和处理好二者评价的异同的“度”,对期刊评价和管理至关重要。
实际上,关于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的异同,早在14年前,笔者在拙作《核心期刊概论》中就明确表达过:“核心期刊主要是通过载文量、引文率、利用率等文献计量学的指标来筛选的,这些指标从一些重要的侧面反映了期刊的学术、技术水平及质量,然而,要较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除了文献计量学指标外,尚有其他一些指标。这(较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是一项十分有益而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常设机构。可惜这些有价值的观点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正是由于没有下功夫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二者的异同等问题,对科学概念不求甚解,将“很强的正相关性”大而化之地等同于质量整体评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导致了核心期刊概念的泛化或异化。
近十多年来,随着核心期刊概念突破图书情报界,迅速向社会普及,由于“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迟迟没有完成或及时推出,而学术界及社会又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于是,很多人,包括科研管理部门、文理各学科的专业人士及公众已将原本文献计量学上的概念有意无意地发展到了期刊学术质量上的概念,将一个方面的评价扩大到期刊质量整体评价。例如,媒体在报道、表扬某个学者时,经常说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在各学术机构评职称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这里已将核心期刊等同于好期刊。有的评价部门也将核心期刊再划分,将期刊质量评价的一些形容词,如权威期刊、一流期刊来表述核心期刊中的部分期刊,也是将核心期刊泛化为好期刊。这些都说明,不管是由于无知、误解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核心期刊已被许多人约定俗成(或异化)为质量好的期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核心期刊在我国发展20多年来,虽累遭质疑,却依然不衰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既然核心期刊在我国已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既然学界、期刊编辑界要求核心期刊回归原本含义的呼声没有产生实际效果,为了尽快解决核心期刊泛化或异化问题和期刊质量评价系统工程长期没有建成的问题,为何不换一种思维方式,将已有相当基础的核心期刊广义概念进一步“合法化”,即按照“好期刊”的概念重新定义,并按好期刊的评价标准、指标、方法来评选。广义的核心期刊与质量好的期刊可以看成同义词,可以互换,因为概念、术语很大程度上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翻翻词典,一个词有几个义项的比比皆是。当然,如果经过学术共同体的讨论,觉得区分核心期刊的狭义和广义概念并非最佳之举,那么依然可以用“权威”、“一流”、“优秀”、“好”期刊来表述质量高的期刊,而核心期刊只指原本文献计量学上的含义。但不论用什么术语,“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是当务之急。
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
要“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不仅要完善引文、文摘等与期刊质量有密切关系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体系,而且要制定同行评价的期刊学术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吸收核心期刊评价的经验,深入到期刊文本内容,以同行专家精读为主,从整体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期刊质量。
笔者在2008年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布局研究》中曾对期刊质量评价的指标、评价方法等有过初步设想,现根据最新的思考,对期刊质量,尤其是对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的评价提出建议。
首先,要更加注重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性。是一般性的过关评价,还是分级评价,还是淘汰性的精品评价,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目的明确,才会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指标和评价方法,才有可能避免对学术期刊的过度评价、异化评价、“千刊一面”的同质化评价的现象,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例如,新闻出版总署期刊“退出机制”的评价是“达标”、“合格”之评价,而教育部名刊工程的评价则是“优中选优”的竞争性评价,这两种评价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其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方法的不同。
其次,要分类分层评价,即各学科类(二级或三级类)的期刊,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与专科性、研究性与资料检索性期刊分开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的办刊目标是不同的,期刊所载论文的研究内容也是多样的,研究的层次、深度也不一样,这些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期刊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只有确定一组期刊有可比性,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
其三,要更加注重指标对期刊质量的导引作用。根据学术质量的要求,在匿名审稿、策划、特色、创新等方面设置指标,以导引期刊质量的提高。比如目前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普遍存在学术性不强、审稿制度不全、学术影响不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设置相应的指标和权重,诸如策划能力、独立风格、创新指数、专家审稿人数、审稿严格程度、引用率等指标,使这些指标能对期刊的常态工作发挥导引作用,以促进整体期刊水平的提高。
其四,注重同行专家对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的定性评价。所谓专家定性评价,即由专家直接面对期刊的文本,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研究经验,直接评判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为了使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列出一些指标,但不要求像定量指标一样平均加分叠加,而是重点考查每个期刊在某些分项指标方面是否有独特的优势,如有,则仍可能获得“优秀”的评价。此评价可以与引文、文摘等计量学指标互为参照,最终给期刊一个总体评价。比如,可以分成学术水平、编辑水平、出版水平等指标,对于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可以从科学性、创新性、前沿性、价值性、规范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考查,期刊整体编辑水平则可以从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文字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去评价。
设计好评价办法是保证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合理性的前提。期刊具体如何评价、有何程序、数据如何获得、专家怎么选、选哪些专家,这些都涉及评价办法问题。有了好的办法,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其中,对专家的选择、专家评价公信力的评价、评价意见公示、反馈的设计至关重要。比如,对综合类期刊的评价可以选择目前活跃的、对人文社科整体发展有兴趣和有研究的公共学者及综合性期刊、综合性文摘期刊的主编、 期刊评价专家参加,一组期刊可选择7—11人左右,人数太少偶然性大。专科期刊主要选择小同行专家和专科期刊的主编、评价专家、科研管理者等参加。
我国目前有学术期刊约6000余种,仅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就有2770种,每年发表的论文约50万篇,对如此众多的期刊和论文进行同行评价,其工作量可想而知,甚至不太可能找到那么多的专家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审读期刊文本。正是考虑到同行评价的不可操作性等原因,英国有关评价机构近年来公然声称要用论文发表数据和引文数据完全取代“同行评价”,当然此举受到了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学者的反对。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确实是一项费时费力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在中外期刊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将以引文、文摘等为指标的期刊评价与同行专家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评价的合理性、公正性、权威性和评价效率。各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的评价机构可以发挥多年积累的评价优势,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从以引文、文摘等计量学指标为主,专家定性为辅,转变到以同行专家定性为主,引文等数据评价为辅,强调同行专家分析引文等数据上来。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已设计出期刊学术水平同行定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并已在学术集刊、部分学科期刊中进行试验评价,近期将正式推出相关研究成果,为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