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草根”之学:重建开放的儒学观
作者:houbo   日期2009-08-27 13: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精神核心和价值基础,在历史上一直有一种生活化的存在形态,这是其之所以能不断自我调整、垂两千余年而不坠的活力源泉。近代以来,儒学既失其固有的制度性依托,又逐渐被学院化、知识化,被迫困守书斋,寄身学院之一隅,失去了它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于是,它似乎已沦为一些学者所谓的无体之“游魂”或博物馆中的古董。而近年来,民间各种儒学机构和组织逐渐兴起,各种儒学讲学活动日益频繁,在一些大学里,儒学的研究和讲学活动也因其思想的自由而渐能切合世道人心,具有了相当的民间性。顺应此历史潮流,把儒学与社会民众生活重新绾合为一体,将成为儒学当代重建并推动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精神动源。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儒学之精神》一书,正是学界因应并推动这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转向的一项重要成果。
  此书系由作者二十余年来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介绍儒学精神的讲演汇集整理而成的。它以沉潜涵咏之学养发而为面向大众的普及性文字,既保留了其语言形式的明白晓畅和形象生动,又不失极高明的思想旨趣和精辟独到的义理阐述。书中涉及中国儒学的历史发展概况、人文精神实质,“五经四书”的内容及特点,仁爱为本的核心价值体系、人性学说、宗教意涵、生命境界等儒学常识和基本问题。
  本书的宗旨,意在揭示“中国儒学之精神”。这一精神融贯显现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越两千五百年而至今未尝或熄。作者指出,儒学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直接产生于中国社会历史,最能反映和体现中国社会历史的实际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同时,儒家精神的根本特性在于其平民性。儒学是王官之学下移民间而形成,一直贯彻于中国文化最底层的伦常日用之中。作者常用当下流行的“草根性”一词,来标示儒家的平民性特征,认为儒家精神已扎根于百姓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其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民族可大可久的生命依据。
  正是本于这一识度,作者反对把儒家思想视为一种全然与当代人生活状况及其现实关切不相干的历史事物,而是把它理解为一种活的传统和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努力使之对当代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积极回应。如书中第五讲“公私观与正义论”,就特别强调,孔孟之道的关怀在于公共性的伦理,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正是一种从事公共事务的品格、具有公共性的道德人格。第十一讲“管理智慧”,对儒家政治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转化为一种管理智慧的可能性及其方案进行了细致地考察。这一诠释角度,表现了作者以传统儒学为思想支点反思当代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之进行现代重建的自觉和努力。
  近代以来,在激烈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氛围中,人们对古典文化特别是儒家精神形成了许多轻率而又偏激的指责。而后由于长期以来的文化断裂,这类指责乃逐渐演变为各类道听途说的轻浮论断,使儒学精神在各类人为曲解和误读中形象受到扭曲。有人尤其乐于将儒家思想与某些现代性价值作二元对立性的比照,对儒学的价值作出完全负面的理解和评价。如认为儒家思想压制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儒家鼓吹君主专制,现代政治追求民主自由;儒家传统主私德,现代社会重公德;儒家宣传以公灭私,扼杀个性,现代人重个体权利等等。本书在各讲中对此类皮相之见进行了多方驳正。作者指出,儒学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因为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而在今天已丧失作用。事实上,儒家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是中国乃至东亚社会文化的结晶,具有超时空的价值与意义。儒家所代表的许多古代文化理念,如连续性的宇宙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和希圣希天的理想人格追求,有助于克服当代社会的困境,有利于当代的伦理重建,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精神资源,同时也可以成为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必要补充。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与未来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的,而所谓“经济全球化”,亦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儒家所表示的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便是作为人之内在道德自觉和道德主体性之显现的“仁”。这一精神与自然、宗教、科学都并不矛盾,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书中还特辟“亲亲相隐”一讲,从学术界近期激烈争论的古典思想案例出发,阐释儒者面对公私义利等问题时的实际选择,指出儒家的立场旨在维护人性之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虽然认同儒家思想传统,但却始终坚持一种开放的儒学观,认为儒学应随时变化,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新的时代精神的塑造。主张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西方学术、诸子学术之间的互相包容、相辅相成,希望儒家与各家各派思想在对话中彼此理解、沟通、融汇、丰富。从这一开放的儒学观出发,本书提出了其儒学发展的“五期说”:先秦是儒学的创立期;汉至唐是儒学的扩大期;宋至清是儒学的重建与再扩大期;清末鸦片战争以降直到今天是儒家的蛰伏期,也是进一步重建与扩大的准备期;作者还预言,儒学即将迎来第五期,即现代之大发展期。这一新的儒学分期说,与过去港台新儒家基于宋明道统意识的“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提法颇有不同。应该说,本书作者对儒学所秉持的这一开放和兼容的态度,代表了儒学在现代中国重建和发展的一个正确的方向。
  儒家本有深厚的民间讲学传统。在历史上,民间儒学和学术,以其自由讲学的精神,密切关联于民众社会生活。传统社会知识阶层,具有“以身体道”的意识,宿学大儒,亦常讲学于民间。儒学由此成为一种基于社会生活的活的传统。近年民间儒学和学术的兴起,对于儒学和中国文化现代形态的孕育成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应当看到,民间儒学因长期中绝,其学术水平显然亟待提高。学院儒学亦当在与民间儒学的交流中增益其民间性,以真正关涉于世道人心,获得其现实的基础和文化生命的内涵。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把儒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建起来,儒学之魂乃能附其体;同时,中国文化亦才能有其魂,从而真正实现它的现代转化。

  延伸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