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教育研究者应有“问题意识”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11 11:0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术应基于学术创造志趣和学术创新准则的价值性、规律性。审视教育研究的现状,令人忧思的是,贫乏空洞的学术赝品充斥教育学界。欲突破教育研究中危机之阴影,关键在于教育研究者首先必须高度自觉地培植自身的学术创造力。

  就研究心态和价值取向而言,有抱负的教育研究者要养成具有学术创造力的独特的主体精神。研究者主体自身要秉持一份学术责任和学术良知,力克学术合法性危机。恰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就失去了对抗同质化的唯一有效的方式。”要有超越当下利益束缚的“养根俟实,加膏希光”的学术信念,也要有排除驳杂世态诱惑的“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学术意志。这些人格特质是酝蓄并激发学术创造力的强劲动力。“为人”与“为学”原本合二为一,只有研究者自身“逆势”而“归正”,才有可能在虔诚的期待与坚守中迎来教育学学术创造力的渐次迸发。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