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的多元多义,很难“一言以蔽之”。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它源远流长而又生机不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多次调整姿态、变换形象。
公元前后,汉学伴随着悠远的驼铃声,行进在罗马人找寻“赛里斯人”的“丝绸之路”上;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汉学扬帆远航,颠簸在由红海而至“秦奈”的惊涛骇浪中。那时泰西之于远东的探求,主要是物质层面的丝绸与香料,汉学在商路上行色匆匆,似乎无暇用文字的方式去记忆和想象。
到了中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将其行迹记录下来,汉学披上了文字的霓裳,渐入大雅之堂。16—18世纪,耶稣会士纷纷来华,这些“泰西儒士”第一次撩起汉学神秘的面纱,窥其堂奥,识其深邃,并在“西学东渐”的同时开始了“中学西传”。1814年12月,法兰西学院任命雷慕沙担任“汉语、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教授”,汉学终于获得了“学科”的身份认同,正襟危坐于教授席位上。此后,“专业汉学”研究在欧美次第登场。
二战以后,更为广义的中国学与传统汉学分庭抗礼。无论是古代的典籍,还是当下的状况,都被汉学(或中国学)纳入麾下。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近几十年来,随着海外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孔子学院在全球的纷纷建立,汉学(或中国学)更是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迅速跻身于当代“显学”之列。
长期从事汉学研究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新作迭出,继《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传教士汉学研究》之后,又推出《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一书。该书以24章的篇幅介绍了耶稣会士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成绩,内容十分丰富。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