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是未来数年来最为重要的国际性事件之一。是否将如有媒体所言:“如果哥本哈根谈判以破裂告终,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留给人类自我救赎的时间,就真的不多了?”本期《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合作,以跨学科视角对此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究。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近年来国际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新事物,关系到中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中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行动方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将于12月7日拉开帷幕,研究和落实这一法治建设任务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中国的实际,目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法治建设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