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微 通讯员姚燕燕)11月25日,华东理工大学发布的“2009年PSI(我国公众节约指数)”表明,节约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习惯。
公众节约指数是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华东理工大学课题组首次开发研制的项目。其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社会公众节约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指数)、节约行为的习惯化程度(行为指数)、节约价值的认知水平(价值指数)。该指数2007年首次在北京发布。该项目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郭强介绍,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的抽样调查,包括公众对我国国情的知晓度、对传统节约观念的认知、获得知识与参与节约行动的途径、参与节约的情况等。
2009年我国公众节约意识调查不仅证实了我国资源节约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公众资源节约意识不断提高的事实,同时也暴露了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超40%的公众缺乏足够的节约意识。
郭强建议,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强制宣传制度,强化资源节约国策的学校教育,增强资源节约知识与方法的科普工作,把公众资源节约意识的内容纳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指标体系。同时,还必须重视节约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节约文化传统,倡导科学健康消费,提高节约意识,形成节约习惯。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