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采取强有力的宏观激励,在财政和货币双积极政策的激励下,经济增长迅速回到潜在增长8%以上,产出缺口回正,在全球率先复苏。
中国经济增长情景:回到潜在经济增长率以上
今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回到潜在经济增长率以上(见图1),11月份消费物价转正,结束了危机以来的通货紧缩,物价已经跟随经济增长而提高了。从季度数据来看,产出缺口经历了5个季度的负缺口状态后,将在2009年第四季度由负转正,增长重回潜在增长水平之上,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得到改善,失业状况有所缓解。经济增长动力中的自主性投资、工业扩张、能源消耗和PMI等多项指标都明显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扩张信号,资产价格也回到了冲击前的正常水平,房地产价格上涨已经超过2007年泡沫高峰期的水平,经济增长进入全面复苏情景中。
中国经济复苏主要依赖于投资,大规模投资拉动了进口,刺激政策效应产生了“外溢”,导致净出口下降拖累了经济的正常复兴。假设投资刺激政策下降,投资增速下降,进口需求也同样会下降,净出口下降幅度可能会变小,整体增长速度有可能不会下降,但强烈的以我为主的宏观政策往往是政府反危机时采取的第一政策反应。
从资金逻辑看,中国在被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前已经产能过剩,大量资金从实体跑到房地产和股市,那时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已经有了很强的上涨趋势,中国这次遭受外需收缩,产能更为过剩,加上政府的资金激励和国际热钱再次涌入,流动性过剩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0年经济增长无忧,当经济增长从复苏转向扩张,产出缺口转正后,货币供给就会直接冲击物价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货币政策、转变政府投资行为,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资产泡沫,并传递到通货膨胀上来。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