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的政策选项
作者:haowj   日期2010-01-07 15: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彭斯震(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009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这一中期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意味着中国将进入碳排放约束的发展时代。由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与GDP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密切相关,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约束也就意味着对中国未来GDP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结构相应的约束要求。

  中国实现中期减排目标将减排50亿—60亿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世界年排放总量的1/4,是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但对中国的发展而言,则是任务艰巨、挑战巨大。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问题始终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推动到2050年控制全球温升2℃,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其中发达国家自身至少减排80%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减排目标,并已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意向。若此目标被确立为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则对我国排放的峰值与峰值年的目标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看似能源环境问题,实则是发展问题,事关我国核心发展利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发展、减缓、适应、科技与国际合作五大领域的关键问题,并且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只有系统深入研究、妥善协调、处理好上述五大领域的关系,才能从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确保国家核心发展利益。同时,应加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近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间关系的系统分析,处理好国内目标与全球目标之间的关系。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了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决不能以低碳发展替代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