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逐渐爱上了这份报纸
不记得开始是哪一天,总会定期收到这样一份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开始的翻阅到后来的细细品读,甚至是剪摘下来,我逐渐爱上了这份报纸,不仅决定每年都要订阅,而且还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我首先感到这份报纸的学术理论层次是颇高的,在国内像这样的学术理论报不多,办出学科特色的报纸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它的“文摘”版,我是要逐字阅读的,文章短小,但整版文章信息量大,让人有一版在手,尽览天下美文之感,可以看出每位摘编者都是阅读广博、精心选文的。另外,看得出来,美编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份报纸的插图和版面设计也非常有新意。
作为读者,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文摘”版的字号能否大一些,这样方便阅读,尤其是上了年岁的人,比如父母。另外版面方面若能适当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插图,就更灵活了,也就更好看了。虽然订阅了一份报纸,但受众却不止一位。希望贵报保持上述风格,期待看到扩版后的《中国社会科学报》。
(宋昕 长春教育学院)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贵报自办刊以来,秉持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精神,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献出了一份厚礼。“域外”版有关海外中国学的介绍和研究让我获益匪浅。其中对海外中国学整体把握者如《把握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大机遇》等文,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中国学研究》则是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的进展。地区研究首推美国中国学,介绍性的如《哈佛燕京学社:美国东亚研究的重镇》、《“外邦人”中的红学家——访普林斯顿大学浦安迪教授》等文让我更多了解有关信息。《1768年妖术大恐慌中的“他者”——读〈叫魂〉》一文,对于孔飞力研究史学的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对于美国中国思想史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朱熹的研究上,如《略谈美国的朱熹研究》、《北美宋代儒学和朱熹研究之演变:60年回顾》。此外,对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代表性文章有《20世纪美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其他对英国、法国和日本的中国学也有介绍。
海外中国学者的“他者”视域和跨学科的方法,看到了我们视野所遮蔽的场景,对中国发展和研究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这也是我从“域外”版中获益最多的地方。但同时也有两个小小的建议:一是海外中国学从本质上是外国学,我们在研究和介绍时应有所警惕,因此“域外”也应关注海外中国学反思的文章;二是海外华裔学者,他们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对于中国的研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应有所关注。
(路则权 中国人民大学)
警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变味
读《基金力度也是一种政策导向》(2009年12月22日,第4版)的报道后,我觉得这些年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在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上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和加强,新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是以国家投入资金扶持、单位(或个人)申请项目然后相互竞争的方式争取的。可以说,这是一种科学化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对科学的尊重,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用那种科学化、模式化的方式是否合适,尤其让人担心的是这块科研重地一旦成为物质利益(指金钱)纠结的场所就很容易变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惕。再有,现在每年以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产出的成果很多,但真正让人满意的高质量精品又有多少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本身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评价机制、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多出高质量精品,其发展前途也会充满光明。
(储著武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