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挑战首推腐败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12月(下)
未来10年的10项挑战分别为:一是“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82.3%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80.6%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三是“基层干群冲突”,63.2%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四是“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62.8%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五是“诚信危机,道德失范”,61.7%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六是“民主政治改革低于公众预期”,52.3%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七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51.6%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八是“老龄化矛盾凸显,老无所依,老无所养”,44.1%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九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诱发不稳定因素”,43.4%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十是“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36.3%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
(胡荣荣/摘)
制度创新保障“调结构”
□徐明棋 来源:《文汇报》2009年12月23日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对新兴行业投资,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资助等,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和培育企业家。此前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制度对产业不断升级和创新缺乏有效支持,对高污染、高能耗、低价值的落后产业缺乏有效的惩治。比如,税收制度对于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投入没有给予足够激励;银行缺乏对企业研发提供优惠信贷的机制;某些人事制度难以鼓励科技人才创业成为企业家;一些政府部门将大量资源用于宏观规划和对企业的考评,而忽略微观层面的产业提升激励。同时,产业结构调整要不断培育能引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企业家。企业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他们有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需要发掘和培育。
(黄维政/摘)
太空安全遭遇“公地悲剧”
□程群 来源:《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目前,太空这一“公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形成太空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在太空公地上放置功能各异的航天器,导致太空轨道越来越拥挤,卫星有可能相互碰撞;卫星频率变得稀缺;太空碎片越来越增加了撞击航天器的几率。为获得最大利益,美国开始防范他国对其太空利益的侵蚀,采取太空武器化政策,使太空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不过是本国国民利益的代表,其所谋求的都是本国国民利益的最大化。国际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样的问题——每个国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都会有“搭便车”的行为倾向。太空安全问题的产生,符合这种逻辑。但要解决太空安全这个“公地悲剧”,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