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边疆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也迎来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约请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东北边疆研究、北部边疆研究、西北边疆研究、西藏研究、西南边疆研究、海疆研究以及多民族国家历史疆域研究、中国边疆与周边地区研究等8个方面,对6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总结和展望。其中,厉声、贾建飞《60年来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认为,近代意义上的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经历了三次繁荣发展时期,即: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20—40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文章总结了各时期研究的特点和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研究还需加强的几个方面。张永攀《边疆史视野下西藏研究60年》指出,1949年以前,在民族救亡与边疆危机的激励下,以西藏研究为中心的学者接受西方范式建立了西藏史研究体系。1949年以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导入,西藏史研究开始了新的转变。1978年之后,西藏历史研究方面的新资料与优秀著作不断涌现。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史学方法开始逐渐影响西藏历史研究。60年来,西藏研究成为一门研究西藏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问题的现代综合学科,逐渐形成“藏学”(Tibetology)或者“西藏学”。李国强《新中国海疆史研究60年》指出,中国海疆史研究的范围至少包括三方面:我国拥有主权的海域、我国拥有主权或管辖权的岛屿、沿我国主权海域的陆地部分即海岸线部分。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学术范畴大体包括历代海疆疆域史、历代海洋政策与海洋思想史、历代海防史、历代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史等。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繁荣,大陆学术界在海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