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掌灯读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29 17: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民众教育馆改造国民心态

  □张廷银 来源:《中国文化报》2009年12月13日

  晚清及民国时期,在政府的主导下,民众教育馆兴起。当时的民众教育馆开辟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儿童运动场及器械场,创办自然、历史、农业、工业、卫生、武器、金石等陈列馆,并购置中西乐器以供民众娱乐。演说是民众教育馆常用的教育手段,出版、发行刊物是民众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此时民众教育馆的分布呈不平衡状态,江苏、浙江等省的民众教育馆数量较多,经费相对充裕,而贵州、青海等边远省份却没有民众教育馆。到抗战时期,大后方各省市民众教育馆的经费都不充裕。教育部除对民众教育馆按照级别予以补助,更多的是向民众教育馆提供电影机、收音机等设备,以方便民众教育馆宣传抗战、鼓舞民众。民众教育馆运动推动了基层图书馆的诞生,对改造国民社会心态具有积极影响。

  (舒建军 武勇/摘)

  中国古代用盐讲等级

  □夏国强 王继如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12月14日

  在中国古代,盐与礼仪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天然形成的盐叫做卤,出于岩穴之间的盐叫岩盐,这种盐的上品有甜味,又叫饴盐,在周代是供天子专用的。天然形成的盐满足不了需要,人们学会了提取海盐。中国西南则产井盐,因为不成块状,所以也叫做散盐、末盐。这些不同的盐,在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祭祀是报神灵之恩,必须用形盐。盐池自然凝结而成的虎形盐,自然是祭祀的珍品。用于祭祀的散盐在煮盐过程中很难自然凝结成虎形,因此需要人工筑成。中国历代祭祀都用形盐,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平日,只有烹大牢礼待大宾客的飨礼才用形盐,饮酒、吃饭、待小宾客只能用散盐。天子、王后、世子食用的美味,则必须用带甜味的岩盐。

  (刘鹏/摘)

  晚清的赈捐制度

  □赵晓华 来源:《史学月刊》2009年12期

  按照清制,捐纳分为现行事例和暂行事例。现行事例也即常捐,为清政府常设的捐纳项目;暂行事例则为因军需、赈济、河工等在一定时限开设的捐纳活动。据考证,自顺治至道光二十年,因赈济开设的捐例达十四次。随着财政危机的加剧,晚清政府为增强赈灾办捐的吸引力,增加报捐数目,收捐不再限于虚衔、封典,实职也在收捐之列。赈捐的地域范围也不再限于受灾省份,大部分赈捐皆跨省举行。此外,赈捐开办次数亦异常频繁,仅光绪朝举办的赈捐就达143次,为清前期赈捐总数的10倍还多。晚清除了大开赈捐外,还陆续开办了其他多种名目的捐输,仅光绪朝清廷在全国范围开办的捐例就有海防捐、新海防捐及甲午战后的江南防务事例等,这些捐例成为清政府举办洋务、新政、防御外侮、巩固统治的重要经济来源。(刘鹏/摘)

  纸也可制电池

  □群芳 来源:《科技时报》2009年12月10日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在标准的复印纸上印刷含有碳纳米管的墨水层,制成了电池以及其他能量储存装置。由此得到的高传导性纸张可以携带电荷,并且能够整合为一块具有柔韧性的电池。由于纸的成本很低,这一发明将有助于在电动车辆、风力发电厂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中使用更廉价的电池。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报告说,这种纸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能达到7.5Wh/kg,尚无法达到铅酸电池的水平——后者约为30Wh/kg。但是由于碳纳米管的成本正在下降,并且纸便宜耐用,因此这一发明为廉价电池的研制打开了一扇大门。纳米管与纸纤维能够紧密结合的事实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工程师能够以任意形状制造电池。纸的强度还有助于电池制造商减少制造电池的电极厚度。这一研究成果减少了所需电极材料的数量,将进一步降低制造电池的成本。

  (宋晖/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