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俐推荐: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从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收录了除《诗经》、《楚辞》之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乐府诗歌最重要的典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特别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作品很多都是入乐可歌的,音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乐府学在古代甚至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可是,由于在近代学科划分上发生了诗歌与音乐的分离,《乐府诗集》这部重要的典籍被人忽视,对它的研究也远远不够,特别是从诗乐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是几乎没有。
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乐府诗集》分类研究”项目,第一次将文献考证、音乐探索与文学分析这三者结合起来,根据本书对乐府诗的十二大类别划分,从文献的考订到对诗歌史上的问题的关注,对《乐府诗集》所收作品,包括对收录标准、分类依据的辨析,所涉乐府制度、曲调、术语的考证,各类乐府诗流传变化的描述、各类乐府诗的音乐特点及对作品题材、主题、艺术特点、语言形式、语言风格的影响,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内容丰富,创获良多,并进而提出“乐府学”这一概念。这在当下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它不仅将会由此催生“乐府学”这门新的学科,而且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学的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认为,这是2009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有创新意义的一套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一学科在2009年度最大的收获。 《乐府诗集分类研究》(丛书) 吴相洲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该丛书共九卷,分别是《郊庙燕射歌辞研究》(王福利著)、《鼓吹横吹曲辞研究》(韩宁著)、《相和歌辞研究》(王传飞著)、《清商曲辞研究》(曾智安著)、《舞曲歌辞研究》(梁海燕著)、《琴曲歌辞研究》(周仕慧著)、《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研究》(向回著)、《近代曲辞研究》(袁绣柏、曾智安著)、《新乐府辞研究》(张煜著)。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