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罗森诺的启示:中国国关研究需要创造性思维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25 09:5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过去的30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缺乏创新性、原创性却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最受诟病的缺点之一。那么,进行创造性理论化研究的条件是什么?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又如何实现原创性的目标呢?

  具备好奇心与游戏精神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国际问题研究协会前主席罗森诺(James Rosenau)曾说,理论化进程的核心是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人类知识的进步无不始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事实上,大凡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出具有原创性贡献的学者身上,都具有这种特质。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化思考,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思想自由运行,并具有游戏精神,即能够接受那些看起来很荒谬的想法,使看起来似乎是不相关的条件相对接,并对接下来发生什么进行猜想。这也就是说,创造性的理论思考要求我们一定程度上从所观察的问题中抽离,以一种游戏精神来提出问题,从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角度和假定出发观察同一问题,对“为什么世界会是如此”的实然问题进行猜想和探索。

  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也即实证取向与规范/价值取向的紧张。罗森诺颇为敏锐地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关系学者通常对超然的经验理论化抱持抗拒的态度。这和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主义的前提假定的根深蒂固的怀疑有相当关系。这一判断,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也有佐证。我们更容易接受美国国际关系的种种理论都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和国家利益的假定,而对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所宣称的社会科学的实然性、超然性假定抱持一种几乎是本能的怀疑和否定态度。可以说,在多数中国学者身上,几乎很难观察到罗森诺所说的“游戏精神”,相反地,我们都有一种沉重的“使命感”,一种迫切的为中国“辩护”或者为中国争取“话语权”的强烈愿望。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譬如一谈到“中国威胁论”,几乎所有中国学者的研究都充满自我正义地指责西方的偏见与狭隘,几乎没有任何人试图去理解或者说意识到恐惧、错误知觉、自我正义感等因素在西方公众威胁认知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