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人类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终于在当地时间19日下午闭幕了,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会议到底收获了什么成果?本报曾在11月10日以特别策划的方式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进行预测,在哥本哈根曲终人散之后,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经历了13天的漫长等待,被这场会议吊足了胃口的人们都在为这个既真实又虚幻的问题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虚幻的气候正义
这次会议虽然承载着全球的期望,但从召开之时起就风波不断,从会议初期的丹麦草案风波、中国代表团团长被拒之门外到谈判中各大国互相点名批评、争吵不断,一直到会议的最后一刻,仍然出现了美国迟迟不出席闭幕大会的事件。最终,哥本哈根会议未能达成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只在美国、中国、印度、南非等国之间达成了一个尚未能获得大会全面通过的协议。距离人们预期的一个全面、综合和有力度的国际协议以接替到2012 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尚距离甚远。WWF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吉姆·卡斯坦恩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谈判“距离完全失败只有一步之遥”。
濒临失败的谈判,归根到底原因在于争议多而共识少。从会议开始,会场内外就充斥着各种各样争议的声音,会场之外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环保组织和人群,而会场之内,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声音也将这次会议变成了一个全球矛盾的展示厅:来自大洋岛国图瓦卢的哭诉,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一下子变成了全球的“气候债主”,以图瓦卢为代表的岛国组成“岛国联盟”,成为气候谈判中的积极分子,提出了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的指标;发达国家企图另起炉灶,全面取代《京都议定书》,回避“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原则;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的发展权利;非洲国家则寻求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技术和资金支持。各方无疑都在表达着自己真实的立场,但在多边谈判机制下,“存异而不求同”的争论,则把各方的真实诉求都变成了一种不可能达成的虚幻。
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政治问题,更是伦理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则在历次的气候变化谈判中逐渐成为一个个虚幻的议题。本次会议在会前被称为“人类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并不是人们认为历史将从此终结,而是期待着久未实现的气候伦理、气候正义能够得以实现。在本次会议共识少而争论多的背后,缺位的气候正义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虚幻与无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