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悦)12月17日,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活态史诗传统——《格萨(斯)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新闻通报会。记者获悉,9月26—28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格萨(斯)尔》史诗成为国内外达成共识并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
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神秘的雪域高原文化和剽悍的蒙古草原文化孕育了绵绵不绝的《格萨(斯)尔》说唱传统。《格萨(斯)尔》由我国藏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创造,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形态史诗传统。主要流传于我国的藏族、蒙古族和土族等民族所居住的地区,在蒙古国、俄罗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流传。
《格萨(斯)尔》说唱艺人以韵散文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斯)尔王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当地的宗教信仰、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族群的历史记忆、语言的艺术表达等在其中都有较全面的反映和表现。这部史诗在长期的口耳相传中,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史诗抄本和刻本,还衍生出大量的风物传说和文物遗存。迄今为止的统计数字表明,有记录且内容互不重叠的史诗篇章有约230部,其中韵文部分的诗章长达150多万诗行。她不仅堪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同时也以其跨越族群壁垒的传播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发现扎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恩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格萨(斯)尔》在民间传唱,说唱艺人大部分是文盲,在旧社会并不受重视,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有些上层人士、著名学者都不知道民间有这样的史诗流传,只有个别受到文人喜爱的版本被部分记录,形成木刻本或手抄本,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民间艺人的大脑中,如果艺人去世,史诗说唱传统将无法留下,因此抢救格萨尔艺人极其重要。
1979年,西藏大学(原西藏师范学院)在普查中寻访《格萨尔》,发现了全国最优秀的格萨尔艺人——扎巴。他们将老人请到拉萨,开始进行史诗录制,直到1986年去世,共录制了近1000小时说唱材料。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央告诉记者,扎巴为人慈祥,身材高大魁梧,是典型的高原人的体格,他带病仍坚持录制,直到1986年11月3日在录制过程中,在说唱的垫子上安然离世,他带走的部分再也无法找到。扎巴老人用自己非凡的才华、超人的智慧、辛勤的劳动,为做好《格萨尔》的抢救工作、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普查中发现的二十几位说唱艺人大多已相继去世,现在在世的只有五六位,西藏社会科学院的艺人桑珠也已87岁高龄,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西藏社会科学院合作,抢救桑珠艺人的全部说唱,目前已经出版36部。这样的优秀说唱艺人已越来越少,必须及时抢救。
展开抢救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格萨(斯)尔》的抢救、整理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曾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整理工作。1983年,中宣部下达七号文件,对《格萨(斯)尔》的抢救、整理等工作进一步作出重要部署,并且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五部委会同史诗流传的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七省区成立了“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0多年来,我国《格萨(斯)尔》事业从资料的抢救整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的出版,到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我国的《格萨(斯)尔》列入“会员国2002—200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的周年纪念”名单。 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课题组,申报“《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为联合国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史诗研究填补空白
《格萨尔》反映的是西藏古代高原的生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形式、部落战争、民俗民风、语言文化等,堪称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但西藏有文字的历史从7世纪开始,《格萨尔》中保留的很多原始的元素对西藏史前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格萨(斯)尔》的故乡在中国,但最早研究《格萨(斯)尔》的却是国外学者,首先是对1716年的北京版《格斯尔》蒙文本的研究,之后逐渐对藏族《格萨尔》开展研究。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外学者深入藏族地区,搜集版本,采访艺人,记录说唱,国外相关专著随之问世,主要有1931年法国女学者达维·尼尔的《岭·格萨尔超人的一生》及法国石泰安1959年出版的《藏族格萨尔王传与演唱艺人研究》等。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格萨(斯)尔》的收集、整理、翻译、研究和出版也为“格萨尔学”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中国目前已搜集、整理了150多部《格萨尔王传》手抄本、木刻本,约有150万诗行,1500多万字。通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格萨尔学”逐步走向繁荣,中国也成为“格萨尔学”研究的中心。目前有稳定的研究队伍,包括各民族老中青三代学者,有《格萨尔研究》集刊及30余部专著问世,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几次国际藏学会都有专门研究格萨尔的论坛,由中国学者来组织和参与,在研究领域我们占据了主要位置。可以说,《格萨(斯)尔》的故乡在中国,《格萨(斯)尔》的研究也在中国。
履行申遗承诺
12月17日,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为切实履行我国申报项目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及作为《公约》缔约国必须履行的责任,进一步促进全国《格萨(斯)尔》工作,实施一系列保护计划,扩大《格萨(斯)尔》史诗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
通报会上,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宣读了申报书中“相关国家和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承诺”:
第一,中国各级政府为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尽快完善全面的、有效的、旨在促进《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健康发展和传承,保证相关社区的民众尤其是史诗传承人充分享用相关权利的文化保护法规。
第二,围绕着保护史诗传承及传承人这个中心,以“格萨尔史诗传统重点保护基地”和建设“中国格萨尔史诗学资料馆”为重点,相关格萨尔史诗传统的保护和研究机构将长期追踪、观察、保护和研究口承史诗的传承人及其活形态的演述传统,构筑史诗传承人、民间社区、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协同行动的文化生态保护的协同新机制。
第三,《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流传区域民众及传承人愿意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为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开展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的保护作出最大努力。《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流传区域的民众也愿意在相关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专业指导下,致力于有利于《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的传承、保护、弘扬和传播的各项工作。为促进人类彼此对话,相互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第四,国家有关部门和遗产流传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将积极筹措保护资金,保证《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发展和保护所需的经费。
通报会上,还展出了我国《格萨(斯)尔》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