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科技政策深刻影响科技事业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22 14:3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得到确认:“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 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报送的《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给中央的报告》,以及1954年3月中央对该报告的批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阐述中国共产党科技发展政策的重要文件。

  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明确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了科技发展要“瞄准尖端、重点突破、迎头赶上”的战略指导思想。同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8月在青岛召开的遗传学座谈会则成为贯彻“双百”方针的典范。1956年8月,中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 编制完成,其中国防科技发展规划被列在12项重点任务的前列。中共中央1960年转发《关于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1961年制定《科研工作十四条》,1962年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出台若干科技发展条例,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事业的发展。“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在1962年提前完成,《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始实施,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作为科技发展的方针。到“文革”前,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技术领域与国防科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包括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等,使我国的科技综合实力大体上达到了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