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彝学研究发新枝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22 15: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据彝文文献水西《安氏普》(阿哲世系)、《阿默尼·磨弥谱》、《德布氏谱》父子连名谱载,彝族历史可上溯到6000年以上,是我国具有古老文字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彝族人口有776.23万人,总人口位居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之后,列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支系繁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分6大方言区、25个土语区,至解放前彝族各支系还保留着不同的社会形态,被称为“活的社会发展史”。彝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纷繁多彩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别具一格的工艺技术等,使彝族文化具有了深厚的底蕴。普遍存在于彝族社会之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某些哲学宗教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观念的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收集到分布于国内外的彝文古籍约15000册,仅贵州就有16个单位收藏有彝文古籍8000余册,绝大多数在毕节实验区。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