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统治铁律的逻辑
德裔意大利籍著名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结合19世纪末欧洲特别是德国社会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发展实践,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的著名论断。
米歇尔斯认为,组织是现代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果,是形成集体意志的唯一途径。组织能够使其成员的付出最小化,最节省精力,它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武器。在政治领域,组织在帮助克服工人阶级由于力量分散而可能被敌人利用,使工人阶级获得对资产阶级的抵抗力和社会尊严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危险。
在现代社会,大众组织,如政党组织,其规模越来越庞大,通过成员普遍参与的办法解决组织内所有纷争,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机制上都是不大可能的。这样,代表制便应运而生。组织的决策逐渐被认为是只有领导者才具备的才能,这一权力从大众手中抽走,集中于领导者之手。曾经只是集体意志执行者的领袖很快从大众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他们从当初大众的“公仆”变成大众的主人。
造成领导者与普通党员之间日益脱离的因素,除了上述结构上的原因之外,米歇尔斯还提出智识方面的根源。他认为,随着职业领袖的出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智识上的差距也开始拉大。领导者在智识方面相对于被领导者的优势地位,集中表现在他们所受的正规教育和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领导技能,而这些都是普通大众党员没有机会或能力获得的。对普通大众来说,工作、家庭等私人事务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许多需要作出决断的公共事务只能激起很少一部分人的兴趣,这就使他们在政治领域内常常表现出一种普遍的无能状态,使领袖权威获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正当性依据。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