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日子
1960年,父亲在哈工大校刊上发表自己的教育理念,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教给学生探索自然科学活的、最根本的方法”。父亲一贯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认为:“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是一个真实的有力量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在自己钻研的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在今天看来,父亲的教育理念,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可是,在“文革”期间,父亲的教育思想却遭到批判,被斥为“培养修正主义尖子”、“为资产阶级鸣锣开道”,这样的颠倒黑白对父亲是多么残酷的打击啊!
记忆中这是爸爸用他那机械式的老旧照相机为我拍的最后一张照片(图1)。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中学,爸爸为奖励我,特地带我到松花江边玩。
打那以后,父亲就很少回家了。1965年下半年,父亲先是被看管写检查,后来我们随父亲去了齐齐哈尔,父亲在那里做了一个月的副市长后,又被“押回哈工大”。跟随父亲多年的那个老式照相机,也在一拨又一拨的抄家、打砸抢中不知去向。在那段日子里,也有和善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安慰我:“小妹妹,别害怕,吴校长是好人,我们都敬重爱戴他。”
1968年的冬天,我终于在哈工大一栋空荡荡的教学楼里找到了父亲,父亲正在清扫厕所。刺骨的寒风从破碎的玻璃窗里刮进来,满地的大字报碎片随风旋转飞舞着,发出吓人的声音。而此时,父亲正把冻在便池上的粪便一下一下地敲下来。我悲伤地喊道:“爸爸!”父亲回头看见我,擦去我满脸的泪水,说:“别哭,孩子,爸爸会没事的。”我告诉父亲,我要下乡了,父亲鼓励我:“要好好锻炼自己,做个坚强的人,要相信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我真不想离开父亲,我愿意和父亲一起扫厕所。虽然这里又臭又冷,可是我依旧能感到在父亲身边是多么温暖。
父亲被批判、被诬蔑,被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被涂成一身黑……可是,在我的眼中,我亲爱的父亲善良正直,光明无畏。他平时对我们点点滴滴的教育,使我体会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在我下乡时,父亲送我的那套他不知读过多少遍的饱经岁月沧桑的老版本毛泽东的著作里,在父亲从成都就一直带在身边反复学习的周恩来1956年1月14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里,在家中父亲圈点阅读过的马列著作和许多书籍里,我看到许多父亲反省自己、警示自己的标记,我能懂得父亲一直顽强地坚持在党的教育战线上,不为五斗米折腰,忠诚地守卫着自他参加革命起就认定了的信念和追求。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