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是美国学者库恩提出来的概念,是指知识共同体的信念,包括方法论、思维定势以及评价准则等。范式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信念体系,传统的范式总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科研评价体系与科研政策是困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重大问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我国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政策是阻碍社会科学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学者和管理者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文社会科学政策进行评论,但并没有对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范式。
传统研究范式已不适应时代需求
我国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个别化,以个人的研究专长、兴趣和能力为基础,形成自己特殊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二是先验主义,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以议论为主的定性分析,以某种先验的价值观念或者道德准则来评判社会现象;三是批评精神,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批评,维持学者远离政治的人格形象。上述三个特点铸造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学术思维方式和学术品格,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成就。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传统的研究范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不再局限于著书立说、引经据典和评论时政,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均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其次,研究方法不断革新,不再局限于定性分析,实证、调查研究、数量分析等方法大量应用到社会问题的研究之中。再次,社会科学研究者既对政治保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但同时又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进行论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为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