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王稼祥研究述评
2009年第6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刊登了张雪娇的《近十年来王稼祥研究述评》。作者在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对王稼祥的研究成果约有110篇(部),是成果较为丰富、研究相对集中的十年。从研究成果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其早年思想、长征中的贡献、外交思想、军事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生平及其他方面思想等六个方面。
瞿秋白《多余的话》足本出版
为纪念瞿秋白诞辰110周年,江西教育出版社近日首次足本出版《多余的话》。据悉,颇受争议的《多余的话》,是瞿秋白临刑前在狱中写下的内心独白,也是对自己短暂一生的回顾和评价。
学界纪念诗人任钧
2009年11月27日,纪念著名诗人任钧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和左联馆址纪念馆联合举办。据悉,由任钧提出倡议并与杨骚、穆木天、蒲风发起成立的“中国诗歌会”,是我国现代新诗运动的重要流派之一。
一篇序跋 徐志摩鲁迅结怨
2009年11期《书屋》刊登了彭林祥《徐志摩惹祸的三篇序跋》。作者在文中指出,新文学序跋常常充当了文坛论争的导火线,仅以徐志摩为例,他为《康桥西野暮色》、《死尸》、《中秋晚》三篇作品所写序跋,即引起了三次论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徐志摩和鲁迅两人的结怨。
戏剧理论家、作家马少波逝世
戏剧理论家、作家马少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马少波同志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戏曲改革早期的开拓者、组织者之一,为我国的戏曲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等职。代表剧作有《岳云》、《正气歌》、《宝烛记》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