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环球学讯
作者:haowj   日期2009-12-21 09:3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克罗希克将担任伦敦大学第50届副校长

  2009年12月1日,伦敦大学人事主管机构——董事会批准了由杰弗里·克罗希克(Geoffrey Crossick)担任伦敦大学第50届副校长的决定,克罗希克教授将于2010年9月正式接替格雷姆·戴维斯(Graeme Davies),担任伦敦大学副校长一职。

  克罗希克教授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专家,曾先后在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赫尔大学和埃塞克斯大学任职。自2005年起,克罗希克开始担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主要从事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的欧洲社会与城市发展史研究,发表诸多研究成果。对于此次任命,克罗希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说:“这是一个让人激动万分的时刻,能够成为伦敦大学的副校长,我感到非常荣幸。”

  副校长是伦敦大学的主管人员,负责董事会事务并参与管理和组织学校的商业活动。克罗希克教授此次是以兼职的形式来接替现任副校长的职务,任期为五年。

  “哥本哈根诊断”报告称气候变化之快超出预期设想

  11月24日,来自8个国家的26位气候变化研究人员联合发表了一份名为“哥本哈根诊断”的特别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几个重要方面正在显现,甚至比几年前预期的还要快。这项报告还预测,即使碳排放量不按当前速度增加,将未来20年全球气温变化量控制在2摄氏度或3.6华氏度以内,也仍然只有1/4的可能。

  “哥本哈根诊断”报告耗时一年完成,由包括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埃里克·斯泰格(Eric Steig)教授在内的26位气候变化研究专家,参照数百种相关研究报告综合整理而成,其中包括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评估结果。这份新的报告说,卫星和直接的测量结果表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正在大量流失,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北极海冰融化远远超出了气候模型的预想;过去的15年,海平面上升了2英寸之多,比预期多出80%以上,本世纪末可能还会继续上升3—6.5英寸;2008年,由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多出约40%。斯泰格教授认为,相对于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这份新的报告对若干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特别是短期内的海平面上升问题。

  气候问题学者爱德华·迈尔斯(Edward Miles)教授指出,“自2005年以来,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增长超过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坏设想。这清楚地表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对化石燃料需求的增加成为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第十届亚洲国际妇女大会将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妇女问题

  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筹办的第十届亚洲国际妇女大会将于2010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本届妇女大会拟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来讨论妇女问题,主题为“危机、机构与变革”,旨在从妇女研究的角度对这次金融危机对妇女产生的影响进行跨学科、跨区域讨论,内容涉及妇女个人或团体、妇女代表及相关机构应对金融危机的行为、运动及其争取变革的努力等。与会者将包括学者、学生、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救助组织。

  目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已经成立第十届亚洲国际妇女大会筹备委员会,由亚太研究院性别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塔玛拉·杰克(Tamara Jacka)、亚洲研究院中韩研究中心鲁斯·巴勒克拉夫博士(Ruth Barraclough)等学者组成。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淡马锡基金会建立东南亚英语语言培训项目

  2009年12月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Temasek Foundation)共同宣布成立英语语言培训项目(ELT)。该项目为期三年,目标是促进东盟内部英语教学的发展,以便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

  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为该项目提供约45万新元资金,由英语语言培训项目中心主任李贵程(Lee Kooi Cheng)和图帕斯(T. Ruanni F. Tupas)共同负责,李贵程同时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语言交流中心的高级讲师。除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外,其他6个东盟大学,包括印度尼西亚的任抹大学、沙塔亚瓦札那基督教大学、菲律宾大学洛斯巴诺斯分校和维萨亚分校、越南国立大学和芹苴大学也将参与这项计划。

  2009年12月4日至9日,首届系列会议主要由大学教师和决策者参加。据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语言交流中心和其他参与大学将共同为东盟英语学习者制定一项能力级别标准,最初的能力标准定为三个层次,即初级、中级、高级。

  约有 70位参与国的课程开发人员将出席和参加该项目的一系列研讨会,在为期三年的项目中进行访问和研究。

  (文枫/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