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早期融合教育已经成为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界和学前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早期融合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专业人士所认同,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前保教理论和发展模式。
早期融合教育起步维艰
就特殊教育而言,尽可能对有发展障碍的特殊儿童进行早期鉴别、早期干预和教育,已视为一条基本原则,因为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容易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在我国,得益于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学前教育界专业人士和儿童家长都认识到,从婴儿期至5岁是人脑神经最具可塑性的关键性发展时期,因而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以“赢在起点”为口号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也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我国的早期融合教育起步较晚,主张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早期融合教育的思想尚未形成,更没有得到学前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通认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就是,全国约数十万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被拒绝于普通幼托机构之外,与此同时,数百万正常的学前儿童也没有机会在与特殊儿童同伴的相处中培养帮助弱者和平等的意识。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界能从事早期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廖若寒星,即使有个别幼托机构开始进行融合保教的试验,也很难得到普通儿童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例如,5年前,当我们的课题小组在上海一所幼儿园开展早期融合保教的试验时,起初竟然使这所幼儿园的正常幼儿入园人数减少了一半。有些正常儿童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和一些智力落后的自闭症儿童一起上幼儿园不会有什么进步,只会变傻。但通过几年来实验幼儿园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家长都从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改变了对融合教育的态度,转为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试验,帮助幼儿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经过这些努力,同意进行早期融合保教实验的幼托机构数量也有所增加。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