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可发动读者荐选
我是贵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每每读到一些精彩的报道或论述,我都会对《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工作人员增添一份敬意。特别是当我了解到贵报要求编辑、记者以做学问的态度采编每一篇稿件时,我看到了贵报充满希望的未来。
作为一名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报纸可以减少一些动态学术新闻,增加一些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对某些重大主题,不妨采取连载的方式,让观点不同的学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看法。
第二,选题方面可以发动读者荐选,多从读者希望看到的角度入手。学术性讨论可适当增加社科内容,多就一些焦点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不妨增设中国学者与海外学者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栏目,比照中外学者的不同观点。
(王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需要被关怀的“新弱势群体”
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和他的团队,对北京市唐家岭、小月河、马连洼等多个大学毕业生聚居村进行了历时两年的调研,最终成书《蚁族》。书中将无业或无稳定工作、低收入、无社会保障,在大城市租房聚居、生存艰难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称为“蚁族”。他们被视为目前继农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新弱势群体”。
据有关资料统计,随着大学生就业矛盾不断加剧,“蚁族”也在迅速壮大,目前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今天部分人沦为“蚁族”,也不过短短的十几年。“蚁族”提醒我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更应看到数字背后毕业生的真实生存状况。
目前,我国更公平、更有效率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正在形成,文凭至上的“学历社会”正在向以能力为本的“能力社会”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蚁族”的出现,正是这种筛选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过程需要付出的一个代价。
然而,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应加强沟通与协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毕竟,谁也不愿看到,十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们,毕业后成批地变成“蚁族”,成为需要被关怀的“新弱势群体”。
(李建波 江苏无锡市委党校)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