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制度的建立
□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11月6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其职能现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成立之初,设立了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哲学社会科学学部4个学部,1977年以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为基础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现设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6个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截至2009年9月21日,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83人,外籍院士50人。1994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工程院,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目前共有院士708人,其中资深院士114人。中国工程院现设置9个学部和7个专门委员会。9个学部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7个专门委员会为: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学术与出版委员会、工程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韩慧英/摘)
章乃器首创征信所
□张增泰 来源:《世纪》2009年6期
中国征信所成立于1929年,坐落于上海圆明园路133号,在汉口、天津还有分所。作为中国征信所董事长,章乃器曾说:“征信所是我首创的。”征信所诞生后,打垮了三家日本信用调查机构和一家美国信用调查机构。它出版的《行名录》内容相当丰富,各企业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等信息一应俱全,董事会成员和企业高管人员名单也一个不漏,年历、交易所交割日、印花税税率、所得税细则、飞机铁路时刻表、轮船等信息也一览无余,压倒了英国的《字林西报》。征信所的效率之高和开支节约也是有口皆碑。章乃器每天到所里办公,不支分文车马费,同时他还培养了一批爱国青年,掩护了不少革命干部,成为救国会的一个重要据点。
(宋晖/摘)
清朝治理“老瓜贼”
□常建华 来源:《南开学报》2009年5期
康雍乾时期的文献中,多见“老瓜贼”一词。老瓜贼流窜清代北方各地,在夜晚装扮为乞丐、僧道等,抢劫行旅客商,图财害命。康熙四十五年,康熙与大臣廷议老瓜贼问题,称 “老瓜贼向来所无,今日始有之,不可不严拿”,下令从严惩治,并破“强盗窝主定例”,追究邻佑责任。雍正初年推行保甲制,以处分督促官员安民缉盗。乾隆初年,乾隆颁谕旨,令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文武官吏稽查捕缉老瓜贼,“不使凶恶之徒一名漏网,俾途次永远宁静,过客可以坦行”。乾隆五年,山东阳信知县邱天民抓获老瓜贼杨姓首领,设计使其供出所犯罪行,牵连河南、山东、直隶三省五十多个案件,飞檄分捕,同党尽获。清代北方社会问题严重,盛世难掩不足,由此可见一斑。(舒建军/摘)
五花八门的清代御匾
□胡忠良 来源:《中华遗产》2009年11期
清代御匾分为宫匾和赐匾两种。宫匾由内务府总管上奏,赐匾通常由总督或巡抚等地方最高长官上奏,奏折必须注明请匾的内容、数量和尺寸。清帝大规模写匾始于康熙,赐匾最多的是乾隆。御书匾额有严格的程序:先是皇帝下旨出题目范围,再经过词臣拟选词句的“上黄片”和皇帝圈选词句的“圈朱”过程,最后由皇帝亲笔挥毫或由词臣代笔。宫匾多表现正统思想,理政场所的匾文多出自“十三经”中的《周易》、《尚书》、《诗经》;另有一些宫匾的内容追求汉宫秋月、小桥流水的意境,如“山响琴清”、“云牖松霏”等。清帝在赐匾的遣词上相较自由,但也要有的放矢。寺院多用“大乘正觉”,书院多用“理学传人”、“入圣阶梯”;地方官文职多用“行省清标”,武将多用“干城伟器”;八旗闲散人多用“眠云卧月”;僧人多用“华藏禅林”。不同对象用不同词章,灵活而有情致。到了同治、光绪时期,宫匾文字变得平民化。如咸丰写在养心殿东佛堂内的“永佑大清”,代表了清末吉祥话御匾的一种潮流。(黄维政/摘)
北朝时期的职业抄书人
□尚永琪 来源:《文史知识》2009年12期
北朝时期,由于印刷术尚未被广泛应用,催生了一个职业抄书阶层,被称作“拥书人”或“经生”。正史记载有很多人以“拥书”为业,如北魏的蒋少游、崔亮、崔光、房景伯、刘芳及北齐的赵彦深都曾卖字为生。崔亮“居家贫,拥书自业”,崔光更是“昼耕夜诵,拥书以养父母”。可见,北魏时期的“拥书”是一个具有相当前景的社会职业,不仅可以自济,而且还可以此收入孝养父母。伴随佛教的传播,抄写佛经不但是传扬佛教思想和教义的需要,也是积累功德的重要手段,因而有大批的底层知识分子和僧人在寺院从事抄书工作。抄写的经卷中,以《佛说佛藏经》为个中精品。该经卷将楷书和行书融为一体,用笔爽利流畅,结构极紧,可以看出当时“拥书人”对于佛教经卷抄写的虔诚、严谨态度。
(舒建军/摘)
猛犸象灭绝或因食物匮乏
□唐宁 来源:“新浪科技”2009年11月25日
猛犸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关于其灭绝之谜,美国科研小组最新研究发现,猛犸象等史前动物开始锐减的时间,要远早于人类制造出长矛的时间。为了从时间上定位猛犸象等大型史前动物走向灭绝的过程,科学家检测了印第安那一处湖泊深处沉积物中的一种真菌的含量,这种真菌通常只存在于大型食草哺乳动物的粪便中。科学家认为,发现大量的这种真菌意味着当地史前曾存在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包括猛犸象。沉积物中还含有古花粉和炭尘,它们可以提供当时主要植物类型和野火频率的信息。这项研究第一次揭示了物种灾难性减少过程中的环境效应。从沉积物中还原的古花粉和木炭提供的信息显示,在那个时期,山林大火发生频繁致使植物种类多样性急剧变化,这也造成了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的树木和灌木无法重新长出。
(韩慧英/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