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老首长吕正操将军逝世,深感悲痛。往事历历,难以忘怀,谨以此文,以资悼念。
1987年7月9日,吕正操将军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海城。多年来,海城人民一直热切地盼望吕正操回乡看看,吕正操也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乡的变化,曾几次想回去,但又怕惊动地方政府和给乡亲们增添麻烦,都未成行。这次回去,是在时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铁映同志的再三催促下,并约请海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沈阳驻地当面达成“不请吃、不送礼、不报道”的“协议”后才成行的。
“我就是吃高粱米长大的”
7月的海城,太阳常常躲在云层里,天空时时飘洒蒙蒙细雨,使绿油油的禾苗显得格外茁壮,吕正操看后高兴地说:“庄稼长势真好。”海城市市长于治权自豪地说:“只要7月底前没有特大洪水,丰收是肯定的。咱们海城老百姓现在都吃大米白面,不再吃高粱米和玉米面了。”“高粱米可好吃,我就是吃高粱米长大的。”吕正操深情地说。
1905年1月,吕正操出生在海城唐王山后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年幼时,他见到护路的日军欺压残害当地父老乡亲,尤其看到蛮横的日本兵把自己的小学老师打得头破血流,心灵深处便萌发并积蓄着当兵打仗的强烈愿望。17岁,他就毅然离开家乡,加入张学良的东北军。
吕正操向往革命,追求真理,在东北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去。长期的战争环境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繁忙工作使他无暇重返故里,执行任务中虽然多次路过家乡,也都是来去匆匆。1975年海城地震后,病榻上的周恩来清楚地记得吕正操是海城人,特别指定他为慰问团副团长,回海城看望受灾的乡亲。家乡人民看到吕正操,无不百感交集。
钱多了,也不能乱花,还要艰苦奋斗
7月10日上午,吕正操去西柳大集参观,老远就看见黑压压一片人群,走近时才看清是服装市场。一排排整齐的摊位上,摆着五颜六色、各种款式的服装,买卖兴隆,热闹非凡。吕正操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边问。当群众知道他就是当年在冀中平原威震敌胆的吕正操将军时,霎时间将他围得水泄不通。据当地镇长介绍,这个市场有各种摊位3000多个,经营各种布料、服装及小百货100余种商品,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各地客商前来交易,辐射面超过20多个省、市、自治区,日交易量达60万元,最多时可达百万元。
看着这些奇迹般的变化,吕正操赞叹不已,同时也向市委领导和基层干部语重心长地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是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发展了,工业才有市场和原料,才有后劲儿,钱多也不能乱花,还要艰苦奋斗。那种讲排场、比阔气,吃光喝光的‘高消费’,都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国家底子薄,不少地区还存在温饱问题。‘文革’的破坏,使我们与先进国家原有的差距又拉大了,因此要把眼光放远些,要有大目标,尽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再生产和兴办教育事业上。”
莫把财富当遗产,唯有知识能兴邦
7月11日上午,吕正操一行走进大屯镇东房身村接待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壁上的奖状与奖旗,其中“文明村”三个字特别醒目。茶几上放着许多熟透了的、黄里带红的鲜杏和村办工厂生产的水果罐头。年过花甲的大队总支书记王国珍向大家介绍完情况后,便陪同吕正操登上经过多年培植的花果山。山顶空气新鲜、果香扑鼻,眺望四周,漫山遍野的果树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不知哪位同志说,刚才的红杏真好吃。“再好吃,也没有我小时候‘偷’的好吃。”吕正操这饶有风趣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国珍感慨地说:“我当书记已有30多年了,过去,大家都两眼直盯着那人均2分5厘地,成年累月地干,还是穷。‘文革’中,我因抓生产被批斗、挨罚劳动。但是一到晚上,照样召开生产队长会议,布置生产,我理直气壮地讲:‘不抓生产,人民何以为生?’”吕正操说:“是啊,‘四人帮’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我也是因为抓了铁路运输而增加了一条罪名。”王国珍还详细地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房身村的巨大变化:1986年,水果总产量400万斤,收入120万元,企业利润160多万元,人均收入1100多元,先后投入200万元兴办教育。吕正操赞扬王国珍,说他不愧是新时期的农民企业家。
在路上,吕正操关切地询问家乡的教育情况。市委书记于均波说:“1981年改革了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实行经济包干制,县里拨教育经费1000多万元,乡(镇)、村也投资1000多万元,总数是50年代的10倍。目前海城乡村,凡是好点的、新盖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学校,这已成为海城的一个显著特征。”吕正操说:“看来教育是大发展了,但不能满足,你们提出先富农民,后富干部;先富乡,后富县,这很好。但还应该加一条,先优师,后优干,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想办法提高教师待遇,尽量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吕正操还参观了张学良将军创办的海城同泽中学,抚今追昔,张学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功绩历历在目。张学良主政东北后,立即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还捐赠私产来发展中小学教育。他还应邀担任辽宁国民简易教育协进会的名誉会长,慷慨捐赠5000大洋作为发展活动基金。他创办同泽中、小学,发展东北大学,扩建讲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
重视教育,也是吕正操的一贯思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任冀中军区司令员时,对教育就抓得很紧。“七七事变”后,冀中的学校都停办了,革命政权建立后就设立模范营,代替中学,军政并重,并且积极恢复小学,以抗战教育课本为教材。学校很快超过了原有数目。后因敌人破坏,有些学校解散了,但是不久就在离敌人据点很近的地方都恢复了,学生身背书包和木凳,在树林里上课,如发现敌人,就沿地沟撤走。
在东房身村,吕正操特地参观了农民投资150万元建的一所能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的育英中学。一座高4层、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矗立在宽阔而又幽静的校园里。教室宽敞,窗明几净,教学仪器齐全,实验室设备完好。校长请他留墨纪念,在铺好宣纸的长桌上,吕正操稍加思索,欣然命笔:“莫把财富当遗产,唯有知识能兴邦。”字迹苍劲,语意深远。
“家乡的高粱米,还是得收下”
吕正操和夫人刘沙都是抗战以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们一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这次到海城,秘书提出将吕正操年迈多病的胞妹及亲属接到招待所,吃顿团圆饭,叙谈阔别之情。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同时也担心胞妹与自己见面后心情激动而犯病,吕正操不同意这样做。只是由刘沙趁大家参观西柳大集时,单独乘车去看望病中的胞妹,和亲人一家坐在炕头上谈谈知心话。他的胞妹含泪说:“我的病要能好点儿,还是想上北京看上我大哥一眼。”大家看出来他们手足情深,还是想让兄妹相见。后征得吕正操同意,找来在城里开车的侄子,当晚悄悄将胞妹接到招待所,兄妹相见,叙旧谈心,她老人家眉开眼笑,病容顿消,短短的亲情会面,她不但未因激动而犯心脏病,而且听说回去后心情特好。
吕正操对亲属中的甥侄晚辈要求极为严格,不允许借他的名义给市领导找麻烦。个别人想通过吕正操向市委领导说情、给点方便,不敢向吕正操开口,私下向刘沙和秘书试探,都被婉言劝阻,有的甚至受到严肃批评。有次吃饭时,市委顾问鲍辉同志说,唐王山后村的乡亲们都希望吕正操回去看看,已经准备了。吕正操说:“越是有准备,越不能去。”为了不挫伤乡亲们的盛情,由鲍辉亲自去山后村把老支部书记杨荣发接来。杨荣发坐车、吃饭都和吕老挨在一起,细说畅谈。吕正操仔细询问村中情况,杨荣发实话实说、如数家珍,边吃边谈,边走边谈,直到把吕正操送上火车。杨荣发虽已满头白发,但他老当益壮,还承包了一片果树,自食有余。吕正操说:“年纪大了,只要能动弹,还是要干活,坚持劳动,坚持锻炼。村里富了,生活好了,要教育好后代,不能满足现状。”他请老书记向乡村里的人转达他的问候与意见,希望大家劳动致富。
当吕正操离开海城时,招待所的全体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涌到门厅热情欢送。吕正操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表示谢意,并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同志合影留念。
海城市的各级领导和乡亲们对吕正操知之已深,在这短暂匆忙的探亲活动中表现出的深情厚谊,是纯朴、自然、亲切、感人的,没有任何的虚情客套,顺心如意地完成了计划中的任务。尽管日程安排得很紧,但是同行中的工作人员都感到舒心、愉快。老一辈革命家和家乡人民心心相印,使随行人员深受教育。
临上火车了,吕正操站在车厢门口,在明亮的灯光下向乡亲们挥手告别,这时鲍辉送来10斤白高粱米,吕正操爽快地说:“家乡的高粱米,还是得收下。”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溢于言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