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尽吾志,可以无悔矣——记孙叔林同志主要事迹
作者:haowj   日期2009-11-09 15: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孙叔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1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在世界政治研究所(后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和党务人事工作;1991年,调到院党委办公室,先后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院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日本所亚太所联合党委书记等职。2002年退休后,被选为院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退休干部孙叔林曾在一次支部党员会上表示,“老党员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要继续坚持学习,还要尽力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多发挥作用。”孙叔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无怨无悔地奉献给党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胸怀大志,心系国家

  院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其中不少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就投身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离退休后,十分关注国际形势,关心党的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读书看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自觉践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人生准则。针对老同志这一精神需求,党支部书记孙叔林坚持老干部党支部学习制度,组织老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大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学习中央关于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并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在组织学习过程中,孙叔林不满足照抄照传文件精神,而是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老同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支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促使支部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实效。2006年初,“台独”势力甚嚣尘上,台湾问题成为当时党员干部格外关注的问题,社会上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台海局势走向的种种传闻和猜测。孙叔林及时邀请近代史所原所长、台湾史研究专家张海鹏,为直属机关党委全体干部和老同志做了一场专题辅导报告,帮助大家正本清源、解疑释惑。国家机关公务员工资改革后,老同志非常关心自身待遇的改善问题,有的同志听到一些不实消息,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动,孙叔林专门请老干部局局长高来发向支部党员介绍国家在改善离退休干部待遇方面的有关政策和院党组为改善老同志待遇所作的努力,消除了老同志的误解和担忧,凝聚了人心。在支部活动中,孙叔林注重调动学有专长同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组织党员围绕“三农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话题积极展开研讨,澄清理论是非,正确认识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以人为本,待人如亲

  孙叔林作风朴实,平易近人,细心真挚。平时每逢老同志生日寿辰,他都同老干部局、直属机关党委同志一起登门看望,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支部同志的身体和健康情况也总能得到他的关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支部增强了凝聚力,他本人也赢得了支部全体同志的尊重。当有老同志遇到具体问题和困难时,他总能及时出面,了解情况,积极给予帮助,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将心比心,坦诚相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这些同志解开思想扣子,克服眼前困难,化解矛盾。有一次,一位身患癌症的同志旧病复发,但因家庭不和,子女疏于照顾。于是,孙叔林亲自和老干部局同志一起将这位同志送往医院治疗,并时常去探望,陪她聊家常,鼓励她勇敢地面对病魔、面对生活。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关怀与帮助,让同志们深深感受到支部温暖如春的家庭氛围,很多同志都把支部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今年4月,孙叔林由于劳累过度,突患腰椎滑脱,被紧急送往医院手术治疗。平日里对其他同志关怀备至的他,此时却担心给别人添麻烦,除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外,他没有将自己生病的消息告诉其他任何同志。

  笔耕不辍,成果丰厚

  孙叔林退休后,积极从事院史编研工作,和其他同志共同负责对院史档案资料进行编辑、筛选和加工。他能够坚持正确的编辑导向,及时发现鉴别那些内容残缺、分类有误的资料,对一些敏感资料注意把握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编写任务。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年简史》(1977—2007)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共计80余万字。2009年上半年,院史研究室编写完成《院史资料》共19卷30余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包括孙叔林在内的院史研究室全体同志的辛勤耕耘密不可分。在完成院史编研工作的同时,孙叔林还积极协助直属机关党委做好党的工作历史沿革的资料整理工作,连续在《社科党建》发表《中国社科院首次党代会》、《以科研为中心的确立与党的建设》、《整党》、《一次意义非凡的读书学习活动》、《研究所党委工作条例》、《研究所党委换届选举》、《我院党的领导体制沿革》、《院机关党委的沿革》等文章。此外,受老干部局委托,他还承担了院老年科研基金成果的编辑工作和《亲历与见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离退休干部征文选集》的编写组织工作,担任该书副主编。《选集》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许多同志纷纷到老干部局要求购买。

  孙叔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党务干部和机关老干部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孙”。就是这个几乎无人不晓的“老孙”,在任职期间从未参加过院“两优一先”等评优活动,一次次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面对成绩,他总认为那是自己该做的;面对荣誉,他又总觉得自己的贡献还太少,应当让给他人。当被告知党委机关党总支将他提名为院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时,他迟迟不肯答应,再三推辞说:“我没有做什么,还是推荐那些正在党务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同志吧!”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勤于耕耘、乐于奉献的本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胡楠阳/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